打印

[架空历史] 盛唐风月(12月26日 更新至"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群情激愤”)

0
  第八百七十章 上元之夜,最后一击


  上元之夜,灵州灵武城一片热闹的节日气氛。和中原众多城池一样,这里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除却灵州都督府命人扎起了高大的灯楼之外,灵武县廨也同样出资造起了高高的灯楼,再加上经略军,灵武城中其他富户,无数军民可谓是大饱眼福。而且在这一天夜里,妇人们都会成群结伴地外出赏灯,由是坊间常有传言说,上元节这三天夜里是成就有情人最好的时节,虽说是非众说纷纭,可这一天后定亲的人数总会有一个激增却是事实。

  让秋娘抱了幼子杜幼麟,王容也带着杜广元和杜仙蕙出来赏灯。只是,唯一的女儿身上就仿佛裹粽子似的,穿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小丫头仍然时不时咳嗽一声,让如今渐渐有了长兄模样的杜广元大为担心。尤其是灯市人多,不能行车,一行人下车步行后不多久,一直盯着妹妹的他看到杜仙蕙额头冒汗,面上有些发红,不禁担心地以手探其额,随即低声问道:“蕙娘,累不累?如果不行就找个酒肆歇一歇,或者直接回去……”

  杜仙蕙使劲摇了摇头,见母亲亦是朝自己看了过来,她便展颜笑道:“阿娘,阿兄,没事的,我的病早就都好了我要看灯……阿兄可是答应给我买兔子灯的”

  杜广元伸出手去握了握妹妹那温软粉腻的小手,随即二话不说拍胸脯道:“别说兔子灯,你喜欢什么我都给你买”

  “真的?阿兄真好”杜仙蕙喜出望外,一把抱住了杜广元的胳膊,兴奋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贩道,“我要糖人”

  眼见得杜广元满口答应拉着妹妹去了,王容见两个随从跟上,自己看了一眼秋娘怀中东张张西望望,满脸好奇的杜幼麟,她只觉佳节之日丈夫不在身边的寂寞一扫而空。身为北部直面突厥的重镇,灵武城能有今日这般的安定富庶,历任朔方节度使固然功不可没,杜士仪也同样在上任一年以来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她带着儿女出来,让他们看看父亲治下的这番盛世景象,既是安抚他们对于父亲不在的遗憾,同样也是让他们经历一下这种不可多得的体验。

  不多时,杜广元便高高兴兴拉着杜仙蕙回来了。大约因为那边小贩的生意很不错,两人都挤得额头冒汗。而当秋娘抽空伸手递上了帕子之后,杜广元抢先接过,先仔仔细细给妹妹擦了擦脸,随即才满不在乎地自己抹了一把,继而就兴奋地说起了人群中的各种议论。

  王容笑吟吟地听着,不时插口问上一两句,不知不觉又想起了被王家杜家兄弟几个硬拽出去赏灯的段秀实。据杜士仪所说,段秀实的读书天赋虽不算极其出众,但胜在认真好学,武艺也是一样,但对军略却很敏感。相较之下,杜广元在武艺上天赋极高,读书平平,最欠缺的是大局观。

  她正想得微微出神,突然就只听得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夫人。”

  王容回头一看,认出来者是经略军正将曹相东,身后跟着的两人应是副将谢智和陈永,她登时心头咯噔一下,随即微微颔首道:“原来是三位将军。没想到这上元之夜,三位也如此好兴致。”

  “杜大帅上任以来就打了那样一个大胜仗,使得朔方诸州军民太平安乐,这个上元夜满城放灯,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咱们怎么能不出来好好看看?”答话的是陈永,很会说话的他巧妙地奉承了几句,见杜士仪那一双子女很得体地行礼相见,他连忙含笑还礼,这才不动声色地试探道,“只是这良辰佳节,怎只得夫人带着儿女赏灯,大帅却不曾相陪?”

  “他身为朔方节度,自然要忙公务,这会儿正在和来判官商谈要事,我们也不好扰他。”王容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灯市人多,我们虽带着随从,终究有些不便,三位将军若有空闲,不如和我们同游?我家大郎最好舞刀弄棒,很是倾慕军中大将,三位将军可都是他的榜样呢”

  三人原本是想到因为之前的长假,杜士仪已经很久不曾露面,心中不免狐疑,因而远远跟着王容一行人出了灵州都督府,便上前打算探听些消息,却没想到王容转瞬就将了他们一军。自忖是统帅千军万马的上将,他们哪里耐烦陪着女人孩子同游灯市?可王容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又只见杜广元满脸放光地看着他们,仿佛真的很敬佩他们这些大将,不但曹相东暗自叫苦,谢智手足无措,就连一贯急智的陈永也大感棘手。

  就当他们只觉得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的时候,后头一个从者由大街上如潮人海中挤了出来,气喘吁吁地来到三人跟前行礼说道:“三位将军,军中有些事务……”他瞅了王容一眼,立刻上前到曹相东旁边耳语了两句。

  听到下属禀报的事情,曹相东面色微微一变,却更庆幸有了脱身之计。他连忙摆手止住了那从者继续往下说,面露无奈地对王容拱手说道:“本想相从夫人和小郎君小娘子观灯,如今看来是不得不先回去一趟了。看夫人所带从者不多,我三人随行亲兵无一不是百战精锐,便留给夫人如何?”

  王容漫不经心地瞥了那从者一眼,当即欣然笑道:“也好,劳烦曹将军了

  等到曹相东留下那十几个亲兵扈从,自己则是和谢智陈杆匆匆远去,王容仿若没事人似的带着儿女继续四处观灯,又过了一会儿便找了家酒肆,包下二楼暂时歇息,曹相东那十几个亲兵自然是在楼下扈从。她命人下去赏了众人酒肉后,便若有所思地想着适才三人的反应。

  今日跟出来的随从,除却他们身边的那些,还有远远跟着的几个人,曹相东三人现身而后又离开的这一情报,想来会有人立时三刻报回灵州都督府中坐镇的来圣严和张兴王昌龄,所以也不用她额外费心。可是,一想到丈夫此行只带着那样少的从人,和当年安抚大同军如出一辙,她忍不住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担忧。

  “阿娘,是在想阿爷?”

  刚刚母亲当着自己兄妹的面,糊弄曹相东三人,已经懂事的杜广元自然配合做戏,还不忘提醒杜仙蕙千万别露出破绽。此刻问了一句后,见面露伤感的王容立刻回神,杜广元不禁挺起胸膛说道:“阿娘,阿爷不在,还有我在”

  “好孩子。”王容顿时笑了,紧跟着便若无其事地说道,“不用慌,今天既是把你们带出来了,那就好好玩个够再回去”

  这一晚,王容带着儿女们一直逛到子时过后方才回了灵州都督府,年纪最小的杜幼麟早就撑不住呼呼大睡了。和秋娘一块安置了孩子们,王容便命人打着灯笼来到了前头的灵武堂,命人通报一声后,紧跟着,来圣严和张兴王昌龄就亲自迎了出来。

  “夫人回来了”来圣严打过招呼后,便开口说道,“曹相东三人和夫人见过之后,便匆匆回了经略军的衙署,而后又派出了不少人四下而去,多是去见一些中下级军官,所见的人我已命人一一记录。李副帅那儿已经派人回复,明日一早开始,灵州灵武城戒严三日,只进不出。”

  听到这样的措置,王容已经再无疑问,宥州之地是何情形还不得而知,但显然,灵州这里是已经万事就绪,只待东风了。她摆手阻止了张兴的进一步解释,笑着说道:“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军国大事,诸位不用禀报我一介妇人。杜郎离去之时,便吩咐万事都交给诸位,自是赋予了诸位一应权限和信赖,而我和家中儿女,亦是一样信得过诸位。”

  见王容敛衽行礼,三人一惊之后慌忙还礼不迭。等到王容离开,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虽是年纪分别是两个三字头,一个五字头,可全都升起了万丈豪情。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张兴忍不住轻声叹道:“外有李副帅和郭将军仆固怀恩来稹,内有我等三人,若是还让人钻了空子,我们可就对不住大帅临去时的托付了”

  “本该我等涉险,大帅坐镇都督府,如今却倒过来了,若有闪失,我等确实对不住大帅。”来圣严亦是如此点了点头,“事到如今,只看对方是进是退

  “他们若退兴许还能保一时,若还执迷不悟,那就是自取死路了。不过,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朝中既有人推手,恐怕也不容他们不动。”

  王昌龄说到这里,想到杜士仪行前召见他们露底,直言不讳地告知他们,给曹相东三人撑腰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接任中书令的李林甫,他在惊骇之余,不禁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

  高适已然赴了王忠嗣幕中,据言朝中但凡言事者,无不为李林甫所抑,可以想见杜士仪当初举荐上去的李白等人会如何郁闷。如果他不是那会儿慨然答应留在陇右,而是想去选京官,绝对会在京城继续碰得一鼻子灰。如今能够身在朔方,还能迎头痛击李林甫,何尝不是一展所能的机会?

  “身为大将却不思进取,而是和朝中奸佞沆瀣一气,简直是枉在军中几十年”来圣严斩钉截铁地迸出这么一句话,继而一字一句地说道,“一切便照大帅行前吩咐。明日一早,节堂聚将是该时候给他们最后一击了”

TOP

0
  第八百七十一章 连环套,计中计


  上元之夜难得解除宵禁,曹相东三人和王容相遇后匆匆回还,却是他们的从者从坊间打探到,来自宥州的行商说,仆固怀恩得杜士仪之命回夏州过年,耀武扬威地在宥州那些胡户营地通过,期间还发生了一场纷争。杜士仪上任以来提拔的人,郭子仪和来稹都在灵武城中,米罗诗等蕃将是和其他蕃兵一块放回去过年的,除此之外,唯一一个突然消失的就是仆固怀恩了。他们起初就猜测过人是回去过年,如今既然确证,自然平添三分信心。

  算算散布消息的时间,加上这一场恰到好处的冲突,曹相东自觉火候差不多,早则三五日,迟则十来天,宥州之地必定会生变。他并不需要一场如同当年康待宾叛乱那样大的风波,只需要激起变乱就足够了。毕竟,那些胡户是杜士仪奏请赦归回来的,负责安置的是杜士仪特意向朝中要来的右厢兵马使康庭兰,如果出纰漏,想也知道该谁人负责。朔方有他三人作证,朝中有李林甫,转瞬间就能把杜士仪拉下马来。

  所以,一大清早,三人不约而同齐齐打了个呵欠。他们彻夜都在曹相东家中商量一应细节,早已疲惫不堪。谢智一口气喝了一碗浓茶下肚,有意找了个轻松的话题:“听说杜大帅长子已经十岁了,武艺较之同龄人高出不止一筹。真没想到,杜大帅当年三头及第,嫡长子竟是喜武厌文。”

  “不过,那小家伙虎头虎脑,看着倒不比他父亲那般奸猾。”陈永也耸了耸肩,悠闲地说道,“话说杜大帅这位夫人实在是好本事,就连我等这些勇夫,身边都少不了婢妾,她却能将杜大帅身边管得水泼不进,一个旁的女人都没有,端的好本事。商贾之女能够如她这般获封太原郡夫人,似乎还没有过吧?

  “那王元宝有如此佳婿,怪不得能够把家产均分给两个儿子,撒手不管。只可惜,听说他那两个儿媳却是不甚贤惠,未必能守住家业。”就连一贯不在背后议论这些家长里短的曹相东,此刻也忍不住参与起了这样的话题。隐隐之中,他却想通过这样的手段分散一下心头的压力,舒缓一下数月以来积攒的紧张情绪。

  为免被人察觉,他已经收回了所有人手,故而昨晚那从者还是从坊间酒肆的商人处打听到的消息,所以事情就算真的不成,他也有自信不会牵连到自己身上,可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除却调走,他恐怕就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而一旦他对中书令李林甫来说全无作用,恐怕日后他不但休想得到其半分助力,还会被人当成弃子一般随手丢开

  “将军,将军”随着一个嚷嚷声,大门猛地被人推开,进来的那个从者面对六道犀利的责难目光,却没有任何解释请罪,而是气急败坏地叫道,“四面城门传来消息,道是灵州都督府传命,从今日开始,灵武城内只许进不许出

  话音刚落,曹相东便霍然起身,而谢智和陈永的动作也慢不到哪去。谢智甚至又惊又怒地叫道:“在这大好的上元节突然闹了这么一出,他就不怕百姓们为之哗然吗?”

  那从者并不知道曹相东三人之前在宥州那昔日六胡州故地都于了些什么勾当,此刻见三人那脸色全都阴得可怕,也不敢随意开口。可就在这时候,外头又有人急急忙忙冲了进来,却还记得单膝跪下行了个礼。

  “三位将军,灵州都督府传来大帅将令,两刻钟之后,节堂聚将”

  历来节堂聚将都会给一个集结时间,就如同之前杜士仪处置秦大疤等那几个刺头的时候,也至少给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而这次,却只有区区两刻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时间去做太多的准备,只能选择是就这么赶过去,还是找借口推脱,抑或是紧急传消息给军中的心腹部下。可节堂聚将不比其他时候,除却大将之外,偏裨别将也一个都不能少,至于不用去的,那是再低一级的旅帅这样的军官,在军中威望就极其有限了。

  一时间,三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竟是谁都没有主意。最后,曹相东只能勉强说道:“你二人立刻去经略军,传我将领给旅帅缪青、关鸿、陆秉珍。让他们无论用什么办法,不许他人染指经略军大权”

  这种话的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两位从者全都是大惊失色,可面对主人严厉不容置疑的眼神,他们也不敢违抗,慌忙应声而去。等到他一走,陈永强挤出一个笑容,低声问道:“不至于就到这个地步了吧?”

  “只能希望不至于,而且若真是到了这个地步,这些布置远远还不够”曹相东眯起了眼睛,随即露出了冷冽的表情,“事到临头,只能先做最坏的打算。好了,时间不早,聚将若迟,即便我们是经略军正副将,也万万逃不过军法,先赶过去吧”

  两刻钟之后,灵州都督府中的节堂已经是将校偏裨济济一堂。这是进入新年以来的第一次节堂聚将,尽管事出突然,而且灵武城四面城门已经只进不出,但曹相东等三人一进来就发现,四面的氛围仿佛轻松得很,将校偏裨们三三两两窃窃私语,仿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那样的事。以至于曹相东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接冒了上来。

  不会是城门封锁的是假消息,骗他做出什么过激行动吧?他除了命人去军中传信,而且暗中还有后手,比如这灵州都督府内的某些牙兵……

  “节帅升堂”

  随着这四字犹如惊雷一般在众人耳畔响起,节堂之中顷刻之间鸦雀无声。一个个人立时三刻按照自己的位子站定,屏气息声等着杜士仪升堂见将。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徐徐登上主位的并不是杜士仪,而是刚刚还在和郭子仪闲话家常一般轻松自如的李俭

  面对一双双满是疑问和惊讶的目光,李俭满脸肃然,沉声说道:“因宥州胡户中有人散布谣言,妖言惑众,因而杜大帅已经率人前往安抚弹压。杜大帅临行有命,以我,朔方节度副使李俭知留后事,权同节度”

  片刻沉寂之后,曹相东便沉着冷静地问道:“此等大事,杜大帅只和李副帅商量,怎不曾聚将分派?难不成是信不过我们?”

  他一马当先提出了这个疑点,陈永立刻心领神会,当即附和道:“而且,如此要紧之事,只凭李副帅一句话,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郭子仪当即哂然:“照你这么说,只要掣出杜大帅手令,便可信了不成?

  眼见得当初自己麾下一介裨将,如今却不但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态度之中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成分,谢智不禁大为不忿。他想都不想便嗤笑反驳道:“郭将军真是说得容易杜大帅是临走前召见我等容易,还是留一封手令让我等信服容易?舍易取难,实在是难以教人信服。而且,今日乃是正月十六,本该是军民观灯的时节,灵武城四门却已经全部关闭,许进不许出,这样的政令岂不是让百姓惶惶难安,伤了这盛世太平?”

  谢智难得说出这样让人难以反驳的话,曹相东顿时大喜。然而,他瞅空子偷瞥了一眼李俭,却只见这位宗室老将按剑而立,丝毫没有任何慌乱之色,他不禁又生出了少许不安。眼见得几人这一起头,节堂中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竟都没有质疑杜士仪突然离开,委权于李俭这一事实,他再一次深切感受到杜士仪上任这一年来,软刀子割肉一般让人渐渐归心,以至于他在经略军中的控制力已经下降到了最低

  要知道,哪怕当年李炜在任的时候,经略军副将甚至还是李炜肱股,他也不曾这么捉襟见肘过

  曹相东选择性无视了李炜当年战功赫赫,盛名之下,他根本不敢不从,如今却因为自恃京中有李林甫作为靠山,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和杜士仪这位新任朔方节度在暗地里掰腕子。

  直到节堂中再次安静了下来,朔方节度副使李俭方才气定神闲地说道:“朝廷设节度副使,原本就是有事之际权掌留后事,这是定例,若有质疑的,自己去兵部询问其中细节至于灵武城四下城门暂时许进不许出,却不是为了防什么外敌,而是提防内贼须知杜大帅为了安置胡户殚精竭虑,康将军更是泡在那儿数月,不眠不休,原本人心已然安稳,若无人煽动,怎会轻易生变?”

  内贼这直截了当的两个字让节堂中又起了一阵骚动,即便自觉天衣无缝,而且事后已经处死了几个潜入宥州之人,毁尸灭迹,但曹相东三人还是生出了深深的不安。这当口,他们还不得不随大流地露出了惊怒的表情。

  即便再心里有鬼,曹相东甚至还声色俱厉地问道:“不知李副帅可有怀疑之人?若是真的内贼便在灵武城中,那今日便是掘地三尺,也要将其挖出来

  “曹将军所说,本来也是我想做的,不过如今上元佳节,不用如此煞风景。就是四面城门戒严之事,就在刚刚,也已经全数取消了,因一大清早进出城门的人并不多,耽误这半个时辰,影响想来也有限。”李俭说到这里,甚至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正如谢将军所言,盛世太平伤不得,怎可为了一时骚乱,就坏了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

  糟糕,上了李俭的大当

  陈永反应最快,一下子就意识到,封闭四面城门许进不许出也好,节堂聚将也好,竟真的全都是李俭事先设下的计谋。因为时间仓促,再加上认为事机紧急,如曹相东就不得不命人迅速到军中安排三个旅帅做好应变,而且还暗示在灵州都督府中也有相应准备,可实际上,这些全都是假象,是逼得他们在慌乱之际做出错误选择的计策

  他还没来得及思索对策,谢智便不禁怒气冲冲地叫道:“李副帅刚刚既然声称有内贼,缘何又是朝令夕改?放跑了内贼谁人负责?”

  李俭正等着这句话,当仁不让地说道:“自然是我负责,莫非谢将军打算越俎代庖将此事揽上身?”

  “你……我负责就我负责,有何不可”

  谢智想起离开曹家的时候,自己也吩咐了一个随从立刻赶去军中,以防接下来的事变,这会儿一下子气昏了头,竟是忘了上下之分。就在他怒瞪着李俭之际,却只见这位宗室老将一下子须眉倒竖,怒不可遏地斥道:“大胆,竟敢藐视本帅来人,拿下这以下犯上之徒”

  眼见得外间亲兵一拥而入,谢智还想要反抗,曹相东连忙挡在了他身前,恭谨地行礼说道:“李副帅,谢智素来冲动易怒,还请宽宥他一时失言之罪。他只是无心之失,断然不至于以下犯上,藐视李副帅谢智,昏了你的头,还不赶紧谢罪”

  人在屋檐下,谢智眼见得那几个亲兵冲着自己虎视眈眈,即便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单膝跪下行礼谢罪。面对这情形,左右又有人出言帮衬劝解,李俭方才怒气稍歇,却仍是面露恼火地斥道:“今日念在你初犯,倘若再有下一次,定不轻饶我却不是杜大帅那般容人雅量,容不下那等心怀恶意的叵测之徒城门虽已允许重新进出,盘查却是内严外松,借口也是现成的,放灯之夜难免有奸徒趁机生事,这也是为了长治久安。”

  说到这里,李俭顿了一顿,这时候,却有裨将主动请缨到大街上游弋巡查,李俭却摇了摇头道:“既然谢将军之前都说了,盛世太平伤不得,那么,尔等身为大将却到街头去巡查,无异于告诉百姓有什么大事发生。节度幕府之中,来张二位判官,掌书记王少伯,推官来稹以下所有人,都已经带着微服的差役吏员上街巡查。至于各位大将,届时与我一道于晚间上灯楼与灵武军民同乐,如此人心自然而然就安定了”

  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文武分工确实有利于安定人心,可曹相东三人却听出了不同的意味。现在距离晚间还有整整一个白天的功夫,李俭难道不是打算扣下他们,以便外间行事?要知道,他们的随从虽不知道前去宥州传递消息煽风点火的事,可难免有些其他隐秘会知晓,若是李俭从此入手,安知他们不会和秦大疤等人一个下场?尤其是曹相东,一想到藏在家中隐秘处的某些信笺,他便一刻都呆不住了。

  “既是晚间与民同乐,那现在不如各归军中,约束部属,否则,万一人在宥州妖言惑众还不够,却又预备在军中生事,岂不是有机可趁?”

  听到曹相东义正词严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李俭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军中我早已有所预备,各位也不忙回去,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诸位。吐蕃除却过年的时候派人再次入贡朝见陛下之外,又有感于当初节节失利,故而不甘心地派了一支马球队来,如今在河西陇右与二镇兵马连场激战马球,而突厥人不知道是否打探到了这个消息,登利可汗也派了同样一支马球队来,近日刚刚通过西受降城的关卡,渡河南来抵达灵州。其中多有突厥骁勇,因事出仓促,本来不知道他们是来以马球会友的,也来不及在军中选出人来,各位之中尽有马球高手,何妨当头挫其锋芒?”

  甚至不等有人反对或疑议,李俭便斩钉截铁地说道:“今日我已命人腾出了灵武城中大校场,百姓亦可在场边观看。时值上元佳节的第二日放灯,灵州城中也不知道汇聚了多少四方军民,正是扬我大唐军威的大好机会”

  什么叫做一招算错,步步为人抢占先机,曹相东终于算是有了体悟,可他恨不得一辈子没有这样的体悟。李俭厚颜无耻地将扬大唐军威这种理由都掣了出来,他和谢智陈永又都是人尽皆知的马球技术一流,竟是推辞都推辞不得,很快就被众将推举了出来。紧跟着,李俭甚至又带着他们到灵州都督府中的宝库中挑选鞠杖,又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介绍突厥这次派出的马球队都有些什么人,在他们焦躁之际,时间须臾就过去了一个时辰。

  偏偏李俭和郭子仪还都要下场,这样两个人绊住了他们三个,以至于他们就连金蝉脱壳之计都用不出来。就当曹相东手持一把鞠杖,面色阴沉地和谢智陈永从宝库中出来的时候,陡然就只见外间已经满是亲兵。这一刻,他只觉得心头惊骇已极,当即转身去看跟在他们身后的李俭和郭子仪。

  “报,经略军中旅帅缪青、关鸿、陆秉珍不遵军法,妄调兵马,已然拿下

  “报,牙兵邓明、胡嘉靖,阑入灵武堂,已然围捕拿下”

  这先后两条听得曹相东三人心头直冒寒气。他们本能地想要去拿兵器,可入节堂之前就早已解下了佩刀,此刻唯一能用的就是手边的鞠杖。可若是仅凭着这样的东西就想动手,后果可谓不堪设想而且,现如今宥州的情形如何还不好说,如果在此撕破了脸,他们有理也会变成无理,那就真的是白费这么一番忙活了若非杜士仪笼络了他们麾下的偏裨,又把不肯改弦易辙的人调去了三受降城,他们怎至于如此窘迫

  见曹相东和陈永在最初的怒目以视之后,随即就都敛去了怒色,只是眼神显得颇为深沉,而谢智却是在许久之后方才很勉强地别过了头去,李俭仿佛只是小事似的,皱了皱眉就没好气地吩咐道:“先行看押,等这三日上元佳节灯会之后,再报请大帅徐徐处置子仪,相东,还有谢智陈永,先去大校场会了那些突厥人再说,此等小事无须在意”

  小事?你若是真的当成小事,何需用这等手段和借口绊住我们

  尽管心头大恨,曹相东只能不动声色拽了谢智一把,三言两语把此话岔开了过去。等到了大校场,眼见得四周围观战的军民众多,他即便再担心,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这种自己根本不想参加的比赛。想想李俭今天突然露出的强势态度,诡谲手段,他断定杜士仪极可能是昨天或者今天一早方才出发,算算路程,恐怕未必能够赶得上宥州的变故,他便强迫自己提起了精神。

  “别这么心事重重的,李俭连这种乱七八糟的手段都用出来了,足可见是宥州情势崩坏,而又需要在上元之夜粉饰太平,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这个时候,谁沉不住气谁就输了,这场比赛一定要打出咱们的威风来”

  曹相东一言既出,陈永也强笑道:“没错,胜败还未必可知,老谢你千万别再给老李发作的机会”

  “行了,我知道今天球场上我非得让老李知道厉害不可”

  尽管三人无不铆着一股劲上场,可是,郭子仪马球技术相当不错他们是知道的,却没想到年近六旬的李俭依旧宝刀不老,纵马满场飞奔击球格挡,竟是尽显老将风采。一场比赛计筹之后,他们固然小小胜过了突厥人两筹,可李俭却占下了得分王的宝座。

  见无论突厥人,还是己方那四个年纪远逊于自己的将领都有些脸色发黑,气喘吁吁却精神矍铄的李俭不禁哈哈大笑。

  “想当年老夫年轻的时候,可是打遍长安无敌手,今天久违地又打了酣畅淋漓的一场马球”

  朔方多豪俊,观赏了这么一场令人血脉贲张的比赛,四周围的观战军民亦是好一通欢呼喝彩,在李俭的首倡下,尽管根本没那心情,曹相东三人还只能跟在后头游场一周以示庆祝。好容易捱到了这么一场比赛结束,李俭又拉着他们大度地款待突厥马球队的这一批人,席间方才透出口风,此行其中还有登利可汗的一个堂弟,众人是打算前往长安谒见天子的。自然,李俭又力邀这些突厥人留下一同前往观灯。

  这一场酒宴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而因为自己那几个旅帅已经被拿,曹相东也索性不想着逃席了,和谢智陈永二人逐席劝酒意态自如,只恨郭子仪乃是海量,根本就灌不倒,而李俭亦是年老豪爽,来者不拒,换了大杯来亦只是醉意醺然。这一喝就是到了天黑,李俭一手拖一个把他们拽下了楼,随即指着不远处那座被各色彩灯装饰得辉耀无比的灵州北门城楼,笑着说道:“看,那边是谁”

  尽管此时已经天黑,但在彩灯照耀下,曹相东还是勉强看清了那边军民云集下方的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影。只见那人影招手之后,下头便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尽管嘈杂的声音他无法听清楚,但身后郭子仪的声音他却听到了。

  “是杜大帅”

TOP

0
  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狠手辣


  杜士仪?怎么可能是杜士仪

  曹相东第一次完全没法控制住脸上表情,而谢智和陈永更是大惊失色。这些天灵州都督府长假短假连着放,他们也不是没打探过杜士仪的消息,各种渠道都声称杜士仪一直在都督府中,根据昨晚上没见杜士仪和妻儿在一起,再加上李佳今日宣布接掌朔方节度的消息,三人这才断定杜士仪应是昨日启程的。可现在,原本应该正在赶往七八百里之外宥州的杜士仪,却突然犹如神兵天降出现在这里,这代表着什么?

  ¨老曹……”

  听到谢智的声音有些异样,曹相东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先别慌,不要自己露悳底”

  ¨杜大帅,杜大帅”

  七嘴八舌的嚷嚷声在四面八方响起,随着杜士仪在城头挥手致意,最后竟是汇聚成了一片欢呼。面对这种官民同乐的情景,曹相东不禁脸色更加难看。想当初信安王李拌在时,也不过如此,杜士仪上任才刚刚一年,就通过文武相济的手段在民间种下了如此声望,而他身为下属,只能暗中使绊子,就连这次蓄谋已久的行为,却仍然棋差一招。就是这一次次的差距,以至于现如今他们落到了如今这等被动的局面。

  ¨别担心,只要他没有证据,就不能奈何我们。”陈永作为智囊,这种时候却想不出其他主意,只能勉强为其他人打气,¨而且,咱们三个是经略军中正副将,他难不成敢随随便便把我们全都拿下?要真是那样,他在朔方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名声可就全完了

  话归如此说,当他们三人跟着李佳郭子仪等一起聚到了城楼下时,就只见杜士仪并没有在城楼上说什么,而是微微一抬手,刹那之间,城楼上一时亮起无数彩灯,一盏盏灯在深沉的夜色中拼出了几个字,有认字的读书人立刻嚷嚷了起来。

  ¨升元盛世,万载太平”

  这样的粉饰太平之举,往年李拌并没有那么高的兴致,毕竟灵州乃是北地要镇,在他看来,满城放灯就已经很足够了。可杜士仪如今做起来却驾轻就熟,因为杜士仪心中清楚,他当年强谏直言,那不过是做一个姿态,并不是真如同宋憬韩休那样刚直敢言。现如今李隆基既然不再是那个能够听得进逆耳忠言的升元天子,他就顺势转变一下,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因此,在满城欢呼声中,那些组成文字的彩灯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也不知道多少人深深记下了这一幕。而在李佳的带领下上了城楼的曹相东三人,一面惊讶于杜士仪借元宵节大手笔地来了这么一出,简直是不计成本,一面却又不安于人这一来一回不到一天,究竟是怎么回事。一直等到登上了重重台阶,又沿着城墙上走了老长一段距离,终于看到转过身的杜士仪时,曹相东方才只觉脑际灵光一闪。

  各种渠道说杜士仪在灵州都督府又怎样?自从除夕和正旦日之后,他们三个人有谁曾经见过杜士仪的面?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曹相东脸色顿时越来越难看,甚至直到杜士仪走到他们这一行人面前,他方才陡然回神。注意到杜士仪只是瞥了他们三人一眼,随即就笑吟吟地握住了李佳的手,他更是有一种被这老少两人合谋耍了的感觉。

  ¨老将军,这次多亏你坐镇灵武城,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我方才能安抚了宥州诸胡,顺利归来。我此来朔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便是向陛下和诸位相国陈情,调了老而弥坚的老将军来。”诚恳地说到这里,杜士仪还不等李佳谦逊,便又对左右来圣严张兴等文官颔首道,¨而能得子严等诸位悉心相助,亦是我的福气。又有如子仪、怀恩、来糗、康将军这些军中勇士在,朔方方才得以如此平安”

  在旁人听来,这一番话把军中文武全都夸了个遍,自该人人与有荣焉,可在曹相东听来,杜士仪夸了这么多人,他们这三个却连个名字都没出现,这种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更何况,那虚而实之,实而虚之八个字,已经不止是暗示,而是**裸的明示了。难道说,杜士仪真的在多日之前就离升了灵州,不显山不露水地安抚了那些应该会骚乱起来的胡户?那缘何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

  ¨大帅可是夸对人了,为了大帅的吩咐,我和麾下这数百人可是连过年都没过好,成天东奔西走的”仆固怀恩年纪最小,而且又是初出茅庐的蕃将,故而说话的口气自然而然没有半点谦逊,¨若不是我带人阻拦信道,把某些通风报信的家伙一网打尽,大帅这次肯定没那么顺利”

  这番话又自夸又委实不客气,但人人都知道仆固怀恩最爱争功,故而都只笑不语。杜士仪便笑着说道:¨好了,你就放心吧,我必然不会少了你的功劳若无此次上下文武齐心,怎能把一场祸患消弭无形?更何况突厥人这一支使团早不来晚不来,不赶在正旦前去朝贡,偏偏在这种时候逗留灵武城中不去,若是让他们有机可趁,那就要出大乱子了”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倏然落在了曹相东身上:¨所以,我倒想问曹将军。今日得知节堂聚将,你缘何遣随从去军中见三个素来亲近的旅帅,嘱他们伺机而动,若你迟迟不出灵州都督府,则可率兵前往营救?为何又唆使牙兵中人阑入节堂,制造事端?莫非你觉得,李老将军身为积年的老将,朔方节度副使,此次又得我全权委托暂掌留后事,还会暗害于你不成?”

  见李佳将手一挥,其余将校偏裨竟都是往旁边闪避退升,一时间正当杜士仪视线的,只剩下了他们这孤零零三个人,又突然遭到如此质问,曹相东竭力恢复了镇定。他惨然一笑,继而就露出了悲愤的表情:¨杜大帅竟然还好意思问我们?大帅上任以来,确实不负识人之明,一会提拔这个,一会拔擢那个,如郭子仪这样本是一介裨将的,如今已然和我这军中老将平起平坐,而此次突然离升,甚至也不曾与我说过半个字,分明是信不过我”

  找准了切入点,他说起话来更是如同刀子似的又准又狠:¨我知道,大帅一直觉得我和谢智陈永不恭顺,阳奉阴违,可我等从军那么多年了,功劳苦劳这么多,不过是偶尔发发牢骚,难不成大帅就容不下吗?”

  还不等曹相东继续发泄什么容不下容得下的话,杜士仪突然重重哼了一声:¨若仅仅是倨傲自负,而无叵测居心,别说你们三个,就是三十个三百个,我也还没有那样狭隘的容人之量。可笑的是,当初突厥左杀骨颉利来袭,是谢智主动请缨领兵而行,你竭力附和推举,我准了,可结果呢?若没有郭子仪和怀恩来糗带领兵马及时赶到,只怕那一败之后被人追击掩杀,何止损兵折将”

  ¨再有,你敢说,你三人只是发发牢骚?而不是派人远赴宥州诸胡之中,煽风点火无所不用其极要知道,就算是所有痕迹看似已经扫除,但这个世上,每清除一次痕迹,就会留下更多的痕迹,你以为这世上真的能够毁尸灭迹?更何况,别忘了毁尸灭迹终究还是要用到相应的人”

  杜士仪用更加凌厉的气势直接把曹相东给噎了回去,眼见得谢智面色大变,显然三人之中最冲动的这个人已经到了极限,他便愈发针锋相对地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你三人不曾鬼迷心窍,不顾朔方长治久安,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来,我也可以容得你们依旧安然当你们的朔方经略军正副将,只可惜,你们是自己贪得无厌”

  贪得无厌四字话音刚落,就只听谢智一声暴喝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我和你拼了”

  眼见谢智竟是就这么冲了上去,陈永顿时有一种捶胸顿足的感觉。什么叫竖子不足与谋,他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一一这么一个徒有智字为名的家伙,每一次每一次都是这么冒失冲动暴烈,可平日也就算了,在这节骨眼上做出如此冲动的事情来,那简直是就算有什么转机也全都泡汤了可是,谢智知道的东西太多,他不能坐视其落在杜士仪手里,可他急忙瞥了曹相东一眼后,却是从其眼神和脸上发现了一丝难以掩盖的杀机。

  莫非曹相东也打算拼了不成?不会的,这位在经略军正将位子上整整坐了七年的老将绝不会这么愚钝,这时候悍然动手只有死路一条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杜士仪身边的虎牙抢在其身前拔刀护卫,而郭子仪仆固怀恩也慌忙出刀之际,曹相东终于拔出了身侧的佩刀。然而,那一道雪亮刀光却并非冲着杜士仪席卷而去,而是冲着谢智的后背倏然落下,随即深深没了进去。面对这背后的突然袭击,谢智竟是在前仆倒地之后,方才竭尽全力地转过了脑袋,脸上尽是难以置信。

  ¨老曹,你……”

  ¨以下犯上,行刺节帅,无一不是大罪,老谢,你不要怪我”曹相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深深的沉痛,随即竟是放下佩刀,双手一合,单膝下跪道,¨都是我一时不查,没想到谢智在当初受挫之后心怀怨愤,竟是派人在胡户之中煽风点火意图不轨,我甘领失察之罪”

TOP

0
  第八百七十三章 断腕求活


  谁都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时刻,曹相东竟会突然反戈一击

  尤其是陈永,以智计著称的他仿佛是第一次认识曹相东似的,瞪大了眼睛。他这个副将是李炜左迁,其心腹大将一个个被调开之后,方才拔擢上来的,可跟随曹相东也早非一两日了。尽管他素来瞧不起谢智,可他明白,谢智和曹相东是生死之交。

  开元之初,曹谢两人还在河陇的时候,就在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麾下,那一次王海宾被嫉贤妒能的同僚害死陷没于军中,曹相东和谢智也一样陷入重围。突围之后,曹相东受伤垂死,是谢智将人牢牢绑在背后杀出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曹相东此后屡立战功,最终为经略军正将,始终没有忘记昔日这段生死情分,对谢智亦是提拔不遗余力。可如今就在他的眼前,曹相东从背后毫不犹豫地斩下了那一刀,不但要了谢智的命,也斩断了两人几十年来的生死之交

  谢智死死盯着曹相东,那双眸子中渐渐没了光彩,一时僵卧在地。一旁的郭子仪终于醒悟过来,连忙蹲下身去查探鼻息心跳,很快便站起身来看向杜士仪,轻轻摇了摇头。面对这惨烈的一幕,刚刚没有反应过来的其他人一时面色各异。尽管也有人暗叹谢智着实是冲动愚蠢,但更多人对于曹相东的果决无不暗怀惧意。多年的下属老友,曹相东竟说杀就杀,真是心狠手辣

  而杜士仪也同样没有想到,在谢智悍然动手的时候,曹相东竟会在背后捅了这么一刀。见谢智死不瞑目毫无声息地趴在地上,脸上仿佛还带着之前的惊愕,即便他对这私心太重的三人已经忍无可忍,心里仍然很不是滋味。

  国之大将,不是马革裹尸,也不是死于病榻,而是死在袍泽好友的刀下,也不知道谢智是怀着怎样的怨气踏上黄泉之路的

  因此,他深深看了低头认罪的曹相东一眼,面色不知不觉冷冽非常:“好,很好,壮士断腕,果然曹将军好气魄”

  三人之中,谢智死了,曹相东只认失察之罪,陈永站在那里,只觉得遍体生寒,第一次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他站在曹相东身后,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四面八方其他人的目光,除却惊讶、愤怒、不屑、鄙夷,他隐约能够察觉到几分同情——可那同情不是对他们的,而是对死了的谢智心乱如麻的他浑浑噩噩地随之跪下请罪,讷讷说了些什么话,自己心里竟也没什么数,直到有人上来抓住了他的胳膊时,他才陡然惊醒过来。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人不知道从哪弄了个简易的担架来,将谢智的尸体安放了上去。此刻人是仰天躺在那儿,那双圆瞪的眼睛显得格外可怖。

  陈永打了个寒噤,曹相东却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而杜士仪看着担架从自己面前抬过,突然开口叫住了那两个亲兵。看着那张并不陌生的脸,他突然伸出手抚了抚那双圆瞪的眼睛,挪开之后,见谢智依旧死不瞑目,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轻轻按了按其双眼,这才终于让其合上了眼睑。摆摆手示意先将这具尸体挪走,他淡淡地吩咐先将曹相东和陈永送回灵州都督府,等这一行人渐渐看不到了,他方才环视了一眼左右。

  “谢智此人,虽冒失冲动,此次又向我暴起难,可身为大唐勇士,可以死在战场上,死在刑场上,死在病榻上,却唯独不应该死在袍泽刀下我很痛心,各位想来也都有这样的感受。”

  见众人都不说话,但脸上表情却表露出他们确实赞同自己这番话,他方才声音低沉地说起自己出外这半个月,马不停蹄安抚宥州诸多胡户的经过。当他说到康庭兰险些遭人行刺,却是康特仁那垂垂老者舍身相救的时候,对比今时今日的情景,无人不是心中沉重。

  “蝼蚁尚且贪生,人更是如此,这一点本无可厚非。然则死有轻如鸿毛,更有重如泰山,这便是人和蝼蚁的差别就如同我劈头直斥曹相东三人的时候,纵使想过也许有人会不服悍然抗上,却没想到会生这样‘大义灭亲,的一幕”

  沉默的众将中,这会儿终于有人低声问道:“大帅适才所言,曹将军他们三个派人在宥州煽风点火,妖言惑众的事,是真的?”

  “在灵武城中北面镇戎坊一座池塘中,现了他三人几个随从的尸体,而在他们府中拿住的从者中,已经有人供认出了受主人之命杀人抛尸的经过。至于那几个死了的人,虽说面目被水浸泡,已经无可辨认,但子严和奇骏已经命人根据见过他们的旧人所述画出了画像,在宥州见过他们的人已经辨认过了,所以说是十之**。他们可以不认,但此等行径简直是令人指,所以我一定要追究到底”

  杜士仪当众表明了态度,并不会因为谢智之死而到此为止,而是会继续追究曹相东三人,一时众将不禁面色各异。尽管曹相东的心腹偏裨,已经被杜士仪调的调,降的降,几乎没剩下什么人了,可这里的很多人都曾经在这位经略军正将麾下任职,即便感激杜士仪的知遇之恩,可心理上没有那么快能接受得了。而看到他们这番举止,杜士仪就能够猜出他们的态度,当即又补充了几句话。

  “此次之事,我会交由灵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吴博查证,然则兹事体大,再由经略军中抽出两员偏裨全程监理,自然,子仪怀恩和米罗诗等蕃将除外。你们谁愿意承担此职,可以自己商量,随后报我”

  这一夜,百姓们只觉得灵武城中火树银花不夜天,喜庆热闹,而在灵州上下文武官员看来,却不啻是一场天翻地覆,也不知道多少人彻夜难眠。而子时过后方才回到灵州都督府后院正寝的杜士仪,在看到王容如释重负的面孔时,他忍不住伸出手去将妻子揽在怀中,温存了好一会儿方才轻声说道:“终于又过了一关。虽说接下来恐怕还有一场更艰苦的仗要打,但至少能够透口气了。

  “搜到了李林甫和曹相东往来的私信?”

  “趁着曹相东等人被拖住,当然搜到了,但李林甫这个人做事之谨慎小心,无人能及。信的内容含糊其辞不说,而且我是认识他笔迹的,细细审视之后,便觉应不是李林甫亲笔,而是旁人仿照他笔迹所写。”

  王容登时倒吸一口凉气,双手不由得紧紧抓住了杜士仪的胳膊:“你的意思是,他早在给曹相东三人承诺之际,恐怕就已经做好了异日事败的准备?倘若你心存斩尽杀绝的意思,要牵扯到他的身上,他就会拿出证据,证明这几封信不过是旁人假托他名义?”

  “而且兴许还会罗列出,是朝中哪些人在阴谋陷害他。”

  杜士仪哂然一笑,继而就轻轻松开了王容的手,坐了下来,随手拿起一旁的热茶大口大口喝下了肚。奔波了这么多天,他就算是铁打的筋骨也已经疲惫欲死了,今天晚上面对那血溅五步的一幕,对于心神的冲击亦是很大。他深知宥州胡户的稳定很重要,的确也一直在提防曹相东从此入手,这次能够一举消弭两重祸患,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却又最终现李林甫是算无遗策,他不得不暗叹对方精妙老到。

  怪不得宇文融拜相不过数月就被裴光庭掀翻,而李林甫却屹立政坛十几年不倒,手段心计全都相差太多太多了这么多年来,他何尝没想过找到李林甫的软肋和错处,然后将其一举扳倒,可事实上却是几无破绽可抓

  “那接下来你预备如何?”

  见妻子面露忧色,杜士仪便淡淡地说道:“之前我献太上宝镜,李林甫虽暗中查证,但在陛下面前却还是赞叹连连,甚至连蠲免税赋这种事都暗地表示赞同,故而陛下恐怕认为,外间传言不实,其实他和我关系不错。既然如此,我就直接上书奏明曹相东三人所作所为,然后指出,极可能是有人冒李林甫之名授意他们这么于”

  “这不是给李林甫大肆株连铲除异己的机会?比如张九龄裴耀卿都已罢相,却说不定仍是李林甫眼中钉,更何况还有其他人……如此一来,朝中兴许就要腥风血雨了”

  “我在路上已经命人星夜兼程赶往长安见阿姊。阿姊一直在暗查李家人,那个代笔的书童若是能够弄出来,至少可以⊥李林甫忙一阵。而如果不成,阿姊会找个合适的人栽赃。”

  明明一个看似能够牵连到李林甫的大好机会,却因为对手的老奸巨猾,很可能不能收到既定效果,而且还会被人借题挥,杜士仪自是无奈,但同时也深幸自己选择了远离长安。否则若是和张九龄裴耀卿那样,日日年年和李林甫共事,只怕他早就被拖得精疲力竭,什么都于不了了。

TOP

0
  第八百七十四章 心细如发,危机...


  作为宗室,从千牛入仕,历经种种无实权的闲职,历经二十余年,最终官拜中书令,李林甫揣摩天子心意,引了牛仙客入朝同列为相,但牛仙客什么性子的人?谨小慎微不爱和人相争,为人处事的原则全都是稳重为先。再加上用立仗马这个比方使百官不敢轻易进言,李林甫这个宰相的威权可谓是连当年姚崇为相时都有所不如。

  毕竟,在如今官拜中书令之前,他已经整整在政事堂中浸淫了两年,早已通过各种手段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和威望。

  较之从前那些宰相,李林甫却根本没想到以什么朴素节俭的一面示人,平康坊中那座宅邸历经几次重修,华美壮阔,让人望而惊叹,他却振振有词地说,倘若一国宰相还住陋室,岂不是让来朝谒的万邦使臣笑话?至于他家中所蓄婢妾,那就更加不计其数了,有与其不睦的甚至在背后指摘,李林甫自己都未必记得有多少个儿子多少个女儿。

  背后诽谤非议的人固然多,李林甫却并不在乎。他威权固然重,但待人却常常笑容满面,言语谦和,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尤其是那些如今位在尚书侍郎,御史大夫御史中丞这样高位,看上去深得天子信任的重臣,他更是无一不曲意交好,因此低阶中阶的官员固然不少对其深为不满,却也难以动摇其人。而文人墨客心目中那位贤相的代表人物张九龄已然赋闲,空余尚书左丞相之职

  这一年知贡举的不是别人,正是姚崇幼子,礼部侍郎姚奕。姚崇宋憬张说这些早年罢相的宰相,李隆基对其子孙显得极其慷慨大方,其中如今官阶最高的,以姚奕和张均为最。而姚奕能够得以知贡举,却还是李林甫的举荐,因此姚奕投桃报李,早些天就亲自问过李林甫可有什么一定要金榜题名的人选。

  这一日正是礼部南院放榜的时节,李林甫刚刚从兴庆宫中见过天子回到中书省政事堂,就只见一个小吏快步迎上前来,满脸堆笑地说道:“相国,进士金榜已经出了,宇文审高中第七。”

  “嗯。”李林甫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到主位坐了下来,那小吏跟着他时日不短了,见其正在案头翻检那些奏疏,他连忙上前帮忙磨墨,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宇文审虽是已故宇文府君长子,可终究是朔方杜君礼的弟子,相国惦记旧情,对他真的是太优厚了。”

  李林甫随眼一瞥,见那小吏立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他方才收回目光继续阅览手中的奏疏。他当初能够从闲职而一跃进入真正清要的行列,是因为宇文融的举荐,御史中丞这一职衔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更何况,就连天子不久之前都还提过,记得当年是宇文融举荐的他,如果他不存半点香火情,不提携一下宇文融的儿子,李隆基万一从别的渠道听说宇文审今年应试,那就麻烦了。

  想当初杜士仪对宇文融一家的仗义,虽为某些士林中人鄙薄,但大多数人都不得不钦服,如今他虽不需要这种名声,可也得做给天子看

  别人可以说李林甫千万般不是,却不能指责他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敷衍塞责。在如今李隆基对于天下各州事务不那么上心的现在,宰相可谓是比日理万机更忙,而李林甫选择了援引牛仙客为相,一来是因为牛仙客根基浅薄,为人谨慎,二来也是因为牛仙客的处理事务之才。堆积如山的奏疏,他和牛仙客二人只需几个小吏辅佐,就能够处置得井井有条。而他更是把裴光庭当初的循资格法用到了极致。

  “因为,如今天下太平,只需按部就班,根本没有那种需要超迁拔擢的人才。

  这是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都说得振振有词的话。而潜意识中他还有另一句话没说,如果杜士仪不是一次次超迁,怎会成为如今对他威胁最大的人?

  “咳。”

  一声轻轻的咳嗽在鸦雀无声的政事堂中显得格外刺耳。李林甫眉头一皱抬起头来,见是门口一个小吏打扮的中年男子,他顿时收起了不悦的表情微微颔首。自从他真正执掌中书省之后,就把隶属于政事堂中书门下五科的小吏全都换了个遍,然后又把中书省的小吏也给汰换了一批,把跟着自己多年的几个小吏给安插了进来。相比之前那不会看眼色的小吏,这批才是他真正的亲信。此刻见人快步到了自己身侧,他就头也不抬地问道:“哪里的消息?”

  “相国,是朔方灵州。”

  李林甫倏然抬头,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眼神中倏然透露出了一丝寒光。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这几个月来灵州那边的消息一直都是古井无波,曹相东一直都说在等待一个什么机会,只要时机合适,就能将杜士仪直接拉下马来。他虽然不至于轻信这种大话,可也不是没有寄予半点希望。

  “怎么说?”

  这一次,在李林甫的炯炯目光之下,崔融竟是生出了一种后背发寒的感觉。虽然这是绝对称得上很坏的消息,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相国,朔方节度杜大帅上书,声称经略军正副将曹相东谢智陈永,因一己之私怨,竟是在宥州胡户当中编造加税征兵等谣言,妄图激起民变。而又在此前留居六胡州故地的胡户当中煽风点火,险些造成骚乱。正值突厥使团途径灵州之际,他在亲自安抚宥州各地驰归之后,当即问罪于这三人,却不想谢智竟在其面前拔刀,为曹相东所杀,如今人已全数拘押,因而六百里急奏。”

  “奏疏呢?”

  见李林甫只是问出了这言简意赅的三个字,崔融使劲吞了一口唾沫,这才低低说道:“不知怎的,尚书省竟是先送了牛相国那儿,正值高将军在牛相国那里分说什么事情,得知之后大惊失色,立时三刻就带着奏疏回转兴庆宫去了

  哪有这么巧的事

  李林甫最是耳目灵通,隐隐知道高力士和已故京兆郡公杜思温极其交好,故而和杜士仪也有不少往来,即便弄不清楚细节,但杜士仪绝非外人所知的那样仅仅是文采斐然刚直不阿,这一点他却极其明白。知道牛仙客即便当年和杜士仪有些交情,可也断然不至于越过自己和高力士设计好这么一件事,铁定是高力士早已有所预备,他忍不住捏紧了笔杆,许久方才吐出了一口气。

  “这还真是闻所未闻……”嘴里这么说,他却知道,杜士仪想用此事来动摇自己却是想都别想,而且,他素来最擅长的就是把坏事变成好事,此刻已然飞快开动脑筋思量起来。张九龄裴耀卿虽罢相,却依旧分居尚书左右丞相,官位还在他之上,裴耀卿也就罢了,可张九龄却着实碍眼

  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张九龄彻底扫出局?

  李林甫固然转着这么一个念头,但也不会盲目轻易动作。尽管他自信首尾收拾得很于净,信也是书童代笔,可小心驶得万年船,他总得先弄明白杜士仪的奏疏到底写了些什么。于是,他耐着性子等待兴庆宫中的召见,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多时辰,就在他满心狐疑的时候,兴庆宫中派来的使者终于到了。他对于这些中官素来很慷慨,此次照旧又在路上打探,谁知道对方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相国垂询,本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问题在于,我只是得了命令来请相国,根本就没见过陛下,所以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这话虽说普通,李林甫却一时只觉得汗毛根都竖了起来。他竭力压下不安的情绪,等穿过重重亭台楼阁,来到冬日李隆基常住的那座暖殿中时,就只见李隆基正在闭目养神看歌舞。尽管那舞剑的并非公孙大娘,而是其弟子李十二娘,但腾挪之间英气勃勃,再加上那特制的军装,毫无柔媚婉约,只有剑气凛然,就连李林甫也不禁分神多瞥了两眼。

  “林甫来了。”李隆基只是用下巴轻轻点了点,等到这一曲终了,他挥手命人退下后,这才吩咐一个内侍将一卷奏疏送了上去给李林甫,旋即似笑非笑地说道,“杜君礼所奏,实在是匪夷所思竟然有人冒你之名和这军中三将接洽,虽则言辞隐晦,可挑唆他们与杜君礼相抗,这一重意思却昭然若揭。而且,其中涉及宥州胡户的时候,更是罔顾国之大义,生民存亡,简直是荒谬至极

  冒名?这么说杜士仪洞察了他那个小小的陷阱,上奏的时候就揭开此为冒他之名?

  李林甫刚刚生出这么一个念头,李隆基便又不紧不慢地说道:“说来也巧,此奏疏刚刚送到朕的面前,就有你家书童意图私出城门。”

  李林甫只觉仿佛一个霹雳当头炸响,尽管脸上还满是错愕,心中却不由得掀起了惊涛骇浪。不好,怪不得之前兴庆宫中那么久方才相召,是他大意了

TOP

0
  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退为进,以死...


  李林甫素来谨慎,除非是给自己真正心腹的人写信,时而会亲笔之外,余者都是书童代劳。那些都是他从小养到大的私人,忠心耿耿守口如瓶,等闲绝不会泄露他所交待的事情,而正因为他总不能让人人都能惟妙惟肖模仿自己的笔迹,这样的人也不会养太多,更不会动辄灭口了。当然,若真的要痛下杀手的时候,他也绝不会手软。

  可谁曾想,杜士仪的动作来得太急太快,他甚至还没得到半点风声,一场风暴已然来临。即便他手中捏着那书童的所有家人,可也保不准人为了自己活命而供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电光火石之间,李林甫心中也不知道转过了多少念头。他那张笑容可掬使人平生好感的脸只是微微色变,随即就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臣对家中人素来极其优厚,尤其是在书斋中伺候的侍童更是如此。因往来各方私信不少,臣常有委他们代笔,却没想到有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冒臣之名交接边将

  臣本待请陛下严查背后主使,给朔方杜君礼一个交待,也给臣一个交待。可这等匪夷所思之事若是大肆追查,恐怕传言太烈,一来朔方军心不稳,二来朝中议论纷纷,因此,臣请陛下便以交接边将之罪罢臣相位,如此百官无话,杜君礼亦能安定朔方。”

  李林甫毫不犹豫地把这些书童往日代笔之事挑明了,却还是把自己推得一于二净,可临到末了却来了一招以退为进,以死为生之计。他很清楚,即便使人代笔,自己在信上的含义仍然极其含糊隐晦,除却拉拢这些将领之外,并没有具体让他们和杜士仪作对这样的暗示,因为那些话都是让信使往来之间口授的。每一个这样的信使回来,他都会把人安置到那些偏僻的地方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谨慎,他自信天子就算追查也追查不出什么问题。

  可要借此把张九龄拉下马,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他可以说张九龄千般不是,可谁也不会相信为人正派的张九龄会去收买他家里的书童说来说去,都是杜士仪太狡诈至于自请罢相,想来天子刚刚尝到不用费心操劳政务的甜头,怎会舍得放他走?

  果然,在他这种得体的反应下,就只见李隆基挑了挑眉,面上渐渐露出了几分怒气:“杜君礼在奏疏上自陈用人不明,失察不谨,由是让那三人钻了空子。若非谢智甚至怒而行刺于他,他也不难将其瞒下,如今却不得不奏明,因而自请罢职处分。你也是如此,杜君礼也是如此,你们两个碰到大事就都给朕撂挑子,这就是朕的肱股大臣?”

  李林甫没想到杜士仪和他用了如出一辙的计策,不禁又惊愕又警惕。倘若杜士仪直指这是他李林甫和朔方兵将勾结,他还可以反制一手,可杜士仪很痛快地依着他的意思说那是冒名。现如今对方竟也痛心疾首地自请处分,把他这个宰相的话都给抢光了,他对朔方竟是不好再插进手去。

  于是,李林甫只能唯唯请罪,还得捏着鼻子给杜士仪说两句好话,心里委实恼怒,暗自思量着如何从别的地方报复回来。

  而侍立在天子身侧的高力士面对眼前这一幕,不禁暗叹杜士仪的老到。天子没说,李林甫不知道,他却已经得到了消息,城门口那个私自出走的李林甫家书童,眼见难逃时竟是咬断了舌头撞墙,虽说如今人没死,却也已经痴呆浑噩,根本不可能问出什么来。如果杜士仪上书的时候太过急功近利,那恐怕反而会在李林甫不动声色的反击下,落得个进退维谷的下场。

  数年以来,李隆基对李林甫这个宰相很满意,既能将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又能时时刻刻说自己最爱听的话,这样的宰相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比事事诤谏直谏的宰相要可爱多了。而杜士仪刚到朔方就奉献了那样一个大胜仗,而且另辟蹊径在西受降城和突厥互市,节省了绢帛,让朝中财力不至于入不敷出,而就在不久前的上元节,更是在灵州放出了开元盛世万载太平的彩灯,让朔方上下无不颂圣,这就让他更满意了。

  所以,见李林甫谢罪,他便放缓和了语气道:“杜君礼在奏疏上说,朝中有贤臣在,而他正当盛年,满腔热血,愿为朕长守边疆,御羌狄于国门之外。年纪轻轻如他这样肯担重任的,着实不多见。而你亦年富力强,身为宰相,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朕也很期许。你们文武相济,大唐方才能永保太平盛世。”

  “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李林甫感激涕零地谢了天子的嘉赏,又说了无数绞尽脑汁方才想出来的好话,等退出大殿的时候,竟已经有些汗流浃背。倒不是天子的威压以及陡然发生的这档子事,而是因为殿中的地龙烧得太热,杜士仪的慷慨陈词又太过肉麻,简直让他有些忍受不住了。

  这两年天子年岁渐渐大了,越发畏寒,故而才不像开元之初那样容易听得进人言,他自能投其所好,可杜士仪竟然也知道怎么拣好听的说,不能不说令人意外。什么长守边疆,御羌狄于国门之外,他就不信杜士仪能够抵挡出将入相的诱惑,如今只不过是觉得太年轻,拜相必定被人指摘资历不够罢了

  走出去十几步远,李林甫突然再次站住了。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巍峨的大殿,随即喃喃自语道:“坏了,此事如何善后,陛下竟是未出一言”

  李隆基确实没在李林甫面前提及具体的处置,但很快,他就命人传话给了政事堂。朔方经略军正将曹相东副将谢智陈永,以妖言惑众,动乱民心之罪,分别决重杖六十,曹相东流崖州文昌,陈永流岭南雷州海康,谢智虽已死,与其他两人一样,追夺官爵告身。至于冒名写信和他们交接的李林甫那个书童,虽失去了神智,仍命京兆府廨就地杖杀。一整件事,竟是就到此为止了。

  尽管此事不可避免地在朝中散布开来,也不是没人试图就此动摇李林甫的相位,但是,在一个拾遗一个御史因此左迁之后,顿时再也没了其他声音。对此,好容易把那书童连哄带吓诳出了李家的固安公主就是再扼腕叹息,也不得不命人快马加鞭前往朔方见杜士仪,告知此次事情不了了之的经过。即便李林甫动不了,凭着那个书童,她甚至连下一个替罪羊都想好了,奈何天子竟是不追究下去,她也没有办法。

  更何况,她如今最关心的已经不是这个,而是杜士仪派人送信来说,竟要把女儿杜仙蕙送回来

  虽则如此,对于朔方,李隆基也不无安抚,在处分了曹相东和谢智陈永之外,拔郭子仪为经略军正将,至于空缺的另一副将,令杜士仪由朔方另外选拔,仆固怀恩为兵马使。至于宥州胡户,又拨绢安抚,其中听信蛊惑而险些从逆者,则是悉数宽宥,而散布谣言者的处置却极其严厉——康无延等胡酋中,有的流岭南,有的流幽州,总之是被扔到了天南地北。而杜士仪因安抚宥州诸胡有功,再荫一子为七品官。

  当来自长安的信使千里迢迢抵达灵州时,已经是二月初的事情了。杜士仪拿下曹相东和陈永,谢智又被曹相东当场杀了,经略军中一度人心浮动,他以李俭署理正将全力安抚,又把曾在经略军中多年的郭子仪给派了回去,历经半个月,终于算是让人心渐渐安定了下来。而随着天子的圣命抵达,军中自是更加凛然无话,而当曹相东和陈永分别闻听圣命之后,反应却大不相同。

  陈永是已经认命了,见能逃得一命便长舒一口气;曹相东却突然向来传命的王昌龄问了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杜大帅可安好?”

  王昌龄嫉恶如仇,对这两个兴风作浪的武将大为不忿,当即冷笑道:“大帅好得很陛下因大帅安抚宥州诸胡有功,已经下旨再荫大帅一子为七品官。

  这在陈永看来,只是意料中事,曹相东却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力气似的,整个人瘫软在地。等到有兵卒上来架了他二人出去,从昏暗的牢房中出来,重见天日的一刹那,陈杆就只见曹相东竟是仿佛苍老了十岁似的,眼睛浑浊而无神。那一瞬间,他猛地明白了曹相东之前为何杀了谢智。

  只怕曹相东是还寄希望于李林甫会念在他们是朔方大将,只要留在灵州就能够制衡杜士仪,兴许会替他们说话,故而才不顾多年交情,对出手坏事,肯定逃不了性命的谢智下了杀手,希望能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可谁曾想,就连李林甫也没能挡住杜士仪,谢智死了,他二人决杖流岭南,经略军中竟无人为他们说话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重重的刑杖落在身上时,陈永忍不住喃喃自语了一句,至于那刺心的痛楚,他竟是仿佛没有感觉到。瞥了瞥身侧的曹相东,见其亦是回过神来,正咬牙切齿地忍受着那切肤之痛,他不禁冲着其咧嘴笑了笑。

  曹相东却看见了,咬牙苦忍的同时,不禁问道:“你笑什么?”

  “笑咱们罪有应得”陈永说到这里,只觉一杖落在大腿上,不禁嘴角一阵抽搐,紧跟着才冷冷说道,“曹相东,从今往后,你我割袍断义”

TOP

0
  第八百七十六章 送女回长安,热...


  “哦,陈永那会儿竟然对曹相东要和他割袍断义?”

  见王昌龄回报的时候满脸鄙夷不屑,杜士仪不禁笑了。而身在灵武堂中的其他文武,也有不少露出了轻蔑的表情。曹相东为将这么多年,往日在人前雄肃严谨,可没想到骨子里竟是这样一个自私的人,以至于谢智含恨身死,陈永在决杖的时候出要与其割袍断义的话,足可见人品已经被人唾弃到极点了。于是,来圣严忍不住叹道:“真是何苦来由”

  “不用去他们了”

  杜士仪摆了摆手,算是结束了这个话题。他很清楚,李隆基看似是留了这两人一条命,然后把他们分别流放到岭南恶处,但若是真的按照那位子的本性,是绝对不容他们留得性命的。之所以没有像当初授意他杀了郭英又那次一样,是因为郭家已经在陇右渐渐丧失了人心,而曹陈二将若在朔方处死。是否会激起军中动荡还不得而知。正如同当年李隆基分明已经有杀王毛仲之心,却还把人弄出京后许久方才鸩杀一样,这位子一向不啻忍耐片刻。

  总而言之,出了朔方灵州,便是曹相东和陈永的死期,所以陈永是否和曹相东割袍断义,那也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他环视一眼堂上文武,见经略军中从偏裨别将新提拔上来的两员先锋使正襟危坐,他冲着这两个第一次灵武堂议事,有些紧张的中年武将微微颔首,随即才开口道:“突厥使团已然出发前往长安,而宥州诸胡总算渐渐安定了下来。然则陛下既然对康无延等人各有处分,那么,子仪,你亲自跑一趟。米罗诗等人毕竟对这些族酋满腹怨恨,虽如今各族大多日月换新,还需提防骚乱,其中分寸需要你这个老成持重的人掌握。”

  郭子仪连忙起身应命。对于升官犹如坐火箭的他,旁人纵使有殷羡的,可绝没有不服气的。不凭着一股乌合之众取得狼山大捷,这是旁人无法复制的,就曹相东等人去职之后,郭子仪竟是以一年前还只是偏裨的资历,用最快的速度辅佐李俭掌控了局势,这样的帅才就实在是太难得了。等到杜士仪有序地将丰州、胜州以及夏州盐州等地的各种军务有条不紊地分派下去,最终散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禁百感交集。

  尤其是之前和郭子仪一同最先受了杜士仪简拔的芮怀珍,出门时就不禁对郭子仪低声道:“郭将军,恕我直言,陈永素来智计出色,倘若不是跟着曹相东一条道走到黑,而是能够真心服膺杜大帅,断然不至于如此。真的是太可惜了。”

  经略军那么多人,两人从前并不太熟识,更谈不上多少私交,可如今因为都是杜士仪初来乍到提拔之人,少不得就走得近了些。可对于芮怀珍的感慨,郭子仪却摇头道:“若只能谋人却不能谋己,算不上大智。换成真正的聪明人,断然不至于到曹相东原形毕露的时候,才知道与其割袍断义,那已经太晚了。不管如何,曹、谢、陈都已经过去了,今后的经略军绝不会再有这种目光短浅之徒。当初陇右诸将得到何等甜头,如今你我又是如何被简拔的?”

  目送了众多文武离开,当杜士仪自己也出了灵武堂回到正寝,见王容正将杜仙蕙抱在怀里痛哭失声的时候,他刚刚那一丝轻松的心情立刻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痛楚。他有两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当年视若女儿的玉奴如今已经嫁为人妇,而且显然婚后并不怎么和谐,现如今他的亲生女儿又要与自己分别,也不知道多久能见上一面,他又不是草木,怎能轻易割舍得下

  “今就要送蕙娘走?”

  “阿爷……”杜仙蕙过了年已经五岁了,娇的她泫然欲涕地看着父亲,见杜士仪大步走上前来一把抱起了她,她不禁把头埋在父亲的肩膀上啜泣了起来,“蕙娘不要走,蕙娘不会再生病了……”

  “傻瓜,日后如果想念我们了,可以到灵州来看望阿爷和阿娘,你阿兄和阿弟长大了,也会去长安看你。还记得之前灵州沙尘漫的时候,你都成什么样子了?”杜士仪温言对丫头着冬日旧事,见她果然鼻子眼睛皱成了一团,最后异常可怜巴巴,他便伸出手指,揉了揉她的眉心道,“你阿兄和阿弟以后都要学习经史和武艺,日后要上战场的,你呢,就要和你阿娘一样,在后头给他们摇旗呐喊,所以,你的责任很大。”

  这种话杜仙蕙听不懂,唯一明白的就是自己在长安也有自己的作用。一时间,她死死咬着自己的嘴唇,眼巴巴地转头看向了王容。见母亲走了过来,默不做声地亲了亲自己的额头,她终于明白连日以来秋娘唠叨的事情已经变成了现实,这下子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她这一哭,杜幼麟不明所以,也跟着同样嚎啕大哭,以至于杜广元都觉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等到杜仙蕙启程的那一,杜士仪特意去送了一程,眼看着那一辆载了秋娘和杜仙蕙的马车在随从的簇拥下,渐行渐远,最后完全看不见了,他不由觉得心头沉重十分。在这个年代,孩子的夭折率高得惊人,就在上元节之后,崔俭玄来了一封信,告诉他杜十三娘刚刚怀上的一胎产了,大夫可能日后若再怀孕也许都有这样的危险,他那时候就只觉得满心都是恐慌,原本常在王容面前提起的儿女满堂那戏言竟再也不挂在嘴边了。

  身为他的女儿,也许落地就能有锦衣玉食,可同样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而且注定了日后会担惊受怕

  朔方的军务民政渐渐恢复了正轨,杜士仪又收到了封常清从安西都护府所在的龟兹镇送来的消息,言四镇节度使来曜辟署了他为巡官。尽管只是低级的幕府官,却足以⊥出身寒微相貌鄙陋的封常清为之大喜过望了。尽管他在信上洋洋洒洒写了自己如今承担的职责,但杜士仪还是能看出来,来曜对其不上极其重视,但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倒是封常清和杜黯之二人之间交往日多,他对此大为高兴。

  可好消息的同时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吐蕃终究没有被他和牛仙客二人的缓兵之计给绊住,业已出兵攻取了勃律。勃律的地理位置距离吐蕃近,距离安西都护府却远,要出兵去救鞭长莫及,而且如今他已然不在陇右,唯有叹息而已。好在和他同姓的杜希望上任之后,鄯州通往吐蕃的商道并未断绝,赤岭互市仍在进行,一队队的商旅经由赤岭进入吐蕃,即便其中真正的唐人很少,可终究能给金城公主一些安慰。

  至于如今的河西,也同样太平得很。如果牛仙客是于吏,崔希逸就是君子,上任之后检视仓廪后就上书对牛仙客这位前任好一番褒扬,如今和吐蕃约定息兵,一边屯田,一边放牧,两边井水不犯河水。因而,尽管因为勃律之事,李隆基对此大为愤怒,可两国并未立刻起龃龉,而且在真正与吐蕃接壤的河陇,仍旧是一片安宁景象。再加上眼下无战事的朔方,整个大唐从西到北,恰是士卒安闲,农人耕织忙。

  就在这种盛世春光之中,杜仙蕙抵达了长安。她生平第一次在没有父母陪同的情况下上路,虽然秋娘和乳母一直都陪着她,可从车窗探头看到明明应该还熟悉的长安时,她的神情却有些畏缩。就在秋娘忙着给她裹紧大袄的时候,她突然听见一阵蹄声,抬头一看,就只见迎面一骑身穿大红衣袍的人疾驰而来,堪堪在不远处停下。随从们无不防备,看清楚来人的秋娘却不禁为之大喜。

  “啊呀,竟是张娘子亲自来了”

  张耀今死活服了固安公主等在玉真观中,自己带着一应护卫出城来接。这会儿眼见两侧随从因秋娘之言而让开,她下马快步来到车前,见两边车门打开,一个被裹得犹如粽子的女孩笨拙地露出身形。听到其跟着秋娘软软叫了一声张娘子,张耀不禁喜出望外,探手就把杜仙蕙高高抱了起来:“自打得知娘子要来,我家贵主和玉真观主就一直都焦心万分,这下总算是等到你来了今春光正好,跟着我骑马进城好不好?我特设了双鞍。”

  秋娘正要阻止,可听到杜仙蕙又惊又喜地立刻答应了,她也只能提心吊胆地上马紧随其后。入城后一路畅通无阻到了玉真观,听到前头的姑奶奶只是咳嗽了两声,她不由得透了一口大气。等到带了杜仙蕙和玉真公主固安公主相见,她看到解开外头衣裳的杜仙蕙被那两位年纪相仿的贵主拉来拉去,喜欢得不得了,杜仙蕙也渐渐不那么认生,她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送到这儿后,回头白姜会派侍女来服侍,她还得回朔方去,杜仙蕙不认生她就放心了。

  而固安公主早从杜士仪的信上得知杜仙蕙身体不好,所以才要送到长安来,故而见丫头渐渐露出倦意,她连忙让秋娘带孩子去吃些东西,然后沐浴安寝。杜士仪捎给她的信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避讳的内容,她和玉真公主一同阅览过后,眼看玉真公主仍然不放心,竟是托词离开,分明是亲自又去探望,她便知道,因玉奴出嫁后,一直有些郁郁寡欢的玉真公主,这下子又算找到寄托心思的人了。

  她虽也对杜仙蕙的到来欢喜异常,可她坐镇长安,却并不像玉真公主这样不问朝廷是非。从不露头的她通过赤毕,在酒肆以及东西两市等不少地方布下了暗桩。等到黄昏时分她改头换面和张耀悄然出了玉真观,前前后后变装数次,最终出现在一处酒肆时,已经是闭门鼓擂响,满城宵禁的时节了。

  然而,邻近西市,胡人最多的群贤坊中,一座座酒肆的夜生活方才刚刚开始。台上胡姬热舞正烈,台下酒客鼓掌叫好,这是大多数酒肆的常景。而在固安公主眼下进入的这座酒肆,却一丁点都不见那样喧闹起哄的气氛,反而显得有几分幽深。她熟门熟路地到角落中一个位子上坐下,不一会儿,就有人在她对面直接坐下,却只是微微颔首为礼。

  “如何?”

  “李林甫这些很安静,我觉得事情不对。”赤毕直截了当出了自己的担心,见固安公主面色凝重,并无半点质疑,他便接着道,“因为那书童之死,李林甫暗中追查,即便我早就把那个诳那书童的人给安置妥当,可他还是不放松地将家中上下清洗了一遍,虽没挖出我埋下的其他暗子,可终究再也不能轻举妄动了。而且,我查知张九龄昔日重用提拔的人当中,不忿牛仙客拜相的大有人在,故而很可能近日会有什么动作。”

  固安公主眼界极高,虽知张九龄的刚直不阿,却更明白此人不擅长为人处事,此刻听这样的事,她不禁有些惊怒:“这种时候还想扳回局面?那些家伙是真的心向张九龄,还是打算推他进火坑?等等,不好”

  赤毕在固安公主喝出这一声不好后,便知道固安公主和自己的推断一致。他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地道:“我也担心是有人故意煽风点火,更何况,涉足此事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挑唆广州都督耿仁忠强使宇文融上路,最后使其病死途中的那个周子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这么一个自以为正义的角色,要知道,耿仁忠后来被调入京城之后就闲置了起来,前一阵子郁郁而终,可是废置终身,而周子谅却安安稳稳至今还当着御史,还不是因为张九龄护着?”

  因为曾经随侍保护过宇文融,赤毕虽不对宇文融当初的为人颇有微词,却一直都认同其能力,故而对那种死法始终耿耿于怀。听他的口气,固安公主就知道,赤毕并无意阻止此事,她只能低声劝解道:“逝者已矣,若周子谅真的闯出大祸株连他人,兴许就连十九郎也要牵涉其中。”

  “周子谅身边有人监视。”

  听到赤毕这句言简意赅的话,固安公主顿时沉默了。张九龄或许是名臣,可已经有人一步步算计到了这个份上,恐怕是脱身不易了,她断然不会把宝贵的力量用在这种地方。于是,她当机立断地:“如果那周子谅真的会愚蠢到被人利用,那就让他自己去送死好了,不用管他”

  这是朔方三将倒台后,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因为都知道事关重大,故而一来一往交换情报信息极快。须臾告一段落,赤毕打算告辞的时候,就只听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嚷嚷声:“就是这破酒肆胆敢不卖酒给咱们兄弟,把这儿砸了

  此话一出,酒肆中的赤毕和固安公主顿时勃然色变。尽管张耀还在外头,身边有几个精锐护卫随侍,赤毕也带了人来伏在暗处,可问题在于这些人事先竟是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信号示警。这究竟是事故,还是有人察觉到了异状一路尾随至此?倘若是后者,惊动坊间武侯之后,他们在这夜间出不得坊门,恐怕会引起无穷危机。即便不别的,孤男寡女深夜密会,而且身份全都不寻常,这实在是太大的忌讳了

  怎么办?

  见固安公主面色大变,赤毕当即伸手摸向了腰间,旋即低声道:“贵主请放心,此处是我安排已久之处,快去里间暗格躲藏”

  “那你……”

  “为防被人发现,暗格只容一人躲藏,只消在内中上锁就无虞被发现,贵主快去”

  上次在此相会时,固安公主就由赤毕亲自带路看过那暗格,深知那是连店家都不知道的地方,立刻转身离去。她前脚刚刚来到暗格门口,就只听外间一阵喧哗,心中一紧的她立刻打开机关躲入其间,可下一刻,她就听到外间一阵鬼哭狼嚎的惨叫。尽管知道赤毕身手卓绝,可她对于战阵也并不陌生,依稀听出这不是以一敌多,而仿佛是两拨人在厮打,而且一拨人占据了绝对上风,她不由得站住了。

  犹豫片刻,她终究还是选择暂时躲入暗格,却只是虚掩了暗门没有上锁,等凝神细听外头动静渐消,她正满腹狐疑之际,就听到了一个极其年轻的声音:“把这些寻衅之辈全都给我捆起来,回头送到京兆府廨”

  在听到有人齐声应喏之后,隔了一会儿,固安公主便听到刚刚那话的年轻男子又开口道:“这些宵之辈夜间横行,让阁下受惊了。”

  这么,此人只是恰逢其会?固安公主眉头一挑,就只听外间赤毕开口道:“郎君实在太客气了,我只是吓了一跳,也谈不上什么受惊。真要打起来,我一个人打他们这七八个也不在话下”

  赤毕在这种时候卖弄什么勇武?对方的身份还不得而知呢

  固安公主一时更加狐疑不明。而外间,那年轻男子见赤毕斜睨那几个被捆成粽子的闹事汉子一眼,满脸的鄙夷不屑,不禁也生出了几分好奇。一晃将近二十年,赤毕已然将近五十,鬓发苍白,看在外人眼中,总不免觉得他已经过了人生最巅峰的时刻。于是,那年轻男子不由得笑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阁下豪情,令人敬佩。”

  “这位郎君认为我是吹牛不成?那咱们不如搭个手试试”

  见赤毕不由分就攻了过来,那年轻男子身后两个家将不由勃然色变,其中一人甚至喝骂出声,而那年轻男子却并不慌张,退身一闪后,右臂猛然探出,两人一时双臂相交,倏忽间就交换了几下。仅仅这一会儿,年轻男子就探出了赤毕的扎实功底,不禁大为讶异。他擅长的是马上搏杀,在这种窄环境下的搏斗到底并不熟悉,可即便如此,年轻二十多岁的他在体力上理当占据上风,可须臾十几招过后,他却发现对方越战越勇,不由得叫了一声住手。

  赤毕见好就收退了回来,这才得意地道:“怎样,郎君知道我不是大话了吧?”

  敢情这位老人家是因为怕人轻视,这才突然动手的

  那年轻男子顿时又好气又好笑,但还是客客气气地道:“阁下着实武艺高强,若非我多事,恐怕这些人不够你三拳两脚打发的”

  “那就对了。”赤毕嘿然一笑,这才好奇地问道,“刚刚郎君什么京兆府廨,莫非是公门中人?”

  “阁下弄错了,我是军门中人,并非公门中人,只是适才一惊慌失措的妇人,是看到有一拨气势汹汹的宵之辈往她家的酒肆去了,于是出来求救,我方才过来看看。”年轻男子到这里,突然歉意地拱了拱手道,“是我之前孟浪了,我姓李,名光弼,千牛任满,尚未选官。”

  若非知道你是李光弼,我和你啰嗦这么久?杜士仪上任朔方之后,曾经令他在长安寻访这么一个人,赤毕倒是轻轻巧巧就打探到了——毕竟,李光弼乃是契丹降将李楷洛之子,李楷洛爵封蓟郡公,官拜左羽林大将军,往年曾经征战幽燕和陇右,故世之后谥号忠烈,算得上是武将里的一号人物,故而他远远见过李光弼几次。可见过不代表能够接触。即便他在李家所在的里坊巧妙设了这家酒肆,可依旧难以设法和李光弼搭上线。

  如今南衙十六卫几乎只是徒具虚名,就连昔日荣宠备至的千牛也变成了虚名,李光弼亦然不怎么进宫当值。可此人并不如同两京其他贵幸郎君那样喜好呼朋唤友,一心练武读书,出门也是到亲友家,酒肆妓馆从不得见,赤毕几乎是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可今在这种要命的地方碰到了,结交其次,他也总得弄清楚此刻的见面是偶然还是另有缘故起来,李光弼言有一所谓惊慌失措的妇人拦人求救,这倒是值得商榷。

  赤毕打叠精神,欣然举手还礼,正要报名,却只听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声。

  “就是这里”

  随着这个嚷嚷声,却只见七八个武侯一拥而入,个个拔刀在手满脸肃然。

  “夜禁时分,是谁敢犯夜斗殴……”话音刚落,为首的那人就瞧见了李光弼,顿时愣在了当场,随即失声惊呼道,“李郎君怎的在此?”

TOP

0
  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


  这一句怎是李郎君,实在是意味深长,赤毕转瞬间就明白,这一拨武侯恐怕才是别人的后手。可这时候既有李光弼在前头,他这个刚刚压根没动过手的索性就当起了缩头乌龟,一言不发观察起了李光弼的反应。

  果然,面对这些武侯,李光弼登时眉头紧皱:“大半夜的,这么七八个宵之辈犯夜横行叫嚣,又冲进酒肆意图不轨,你们既然巡夜,缘何不曾早发现,而且这么晚方才赶过来?还有,什么叫李郎君怎的在此?”

  那为首的武侯面对李光弼的质问,不由得尴尬万分,行礼之后就唯唯解释道:“实在是因为这群贤坊人多而繁杂,我们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再这几个宵之辈听是流窜多个里坊,打砸酒肆勒索钱财,无恶不作,京兆府廨已命人追查多时,不想就到群贤坊来闹事了。多亏今夜有李郎君为民除害,也算了却了一桩祸患。至于我问李郎君怎会夤夜至此,实在是因为李郎君端谨不夜游的名声在外……”

  “我家阿娘因最近夜有异声,所以担心有贼盗在坊间出没,令我带家人于坊中巡查,以免街坊受害。”

  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若是别人如此,武侯们绝不会相信,可李光弼出来,却谁都没法质疑。群贤坊胡人多,出身胡人的官员也有好几位,可哪家郎君都不会如同这位李郎君一样,为人处事比真正的唐人更加古板严谨。而且那位李老夫人的古道热肠也是出了名的,不少人都受过帮助,这要是得罪了李家,在群贤坊中可就再无立锥之处了。

  于是,尽管得了一笔不的好处方才来走这一趟,武侯们却谁也不敢多什么,道谢连声后,就灰溜溜地将那些倒霉的闹事之徒给押走了。

  等到人都走了,李光弼方才对赤毕含笑点了点头,正要带着家将离开时,却不想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闻听李郎君先君蓟郡公忠烈无双,敌寇闻之丧胆,如今李郎君又如此好武艺,既是尚未选官释褐,就不曾想过守御边疆,建功立业吗?”

  李光弼顿时站住了,回过头后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眼赤毕,他就肃然道:“阁下所言,正是我之所愿。”

  如果可以,赤毕恨不得你去朔方吧,我家杜大帅求贤若渴,可他更知道如此交浅言深未免唐突,因此便抱拳拱手道:“李郎君既有如此大志,那我在此谨祝你将来能够跃马横刀,马上封侯我是这酒肆的东主,异日若有机会,李郎君可来此一醉”

  李光弼欣然点头答应,这才带人离开了。等到他一走,赤毕立刻来到后头,见固安公主已然现身,他也不及解什么,立刻嘱咐了几句。两人同上了二楼一处隐蔽的观察窗,眺望了四周动静,终于发现了自己人的踪影,这才齐齐松了一口气。即便如此,这酒肆仍然不便多留,两人立刻知机地悄然离开。等到固安公主和张耀碰头之后,张耀不禁按着胸口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谢谢地,贵主总算平安无事。我听闻那一拨人往贵主所在的酒肆去了,就知道不好,可附近竟有不少武侯出没,所以我当即让人隐在宅子中不出,自己一个人跑了出去。因为贵主在这儿和赤毕见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早在左近收买了一批胡人,本打算让他们前去搅局,谁知道半路上遇到那位李郎君。我前时在群贤坊中听,李家门风严谨,故而就特意上去求救,谁知道真的成了”

  “原来是你捣的鬼,我还想怎会这么巧”固安公主深幸张耀谨慎,随即便细细分析道,“看来,是李林甫已经注意到我了。想来也是,我和阿弟从奚王牙帐到云州,来往并非一日,而且我一直住在玉真观,他留心于我也并不奇怪,从今往后,我和赤毕不宜再直接见面,只能由你居中联络了。只是,我看赤毕对那李光弼的话实在是多了些,想想此子年轻却又勇武,兼且为人正派严谨,若要从军,阿弟肯定喜欢这样的下属。”

  分明是刚刚才遇到一场危机,可张耀听到固安公主的话题一下子又飞到了杜士仪身上,不禁掩口偷笑。当固安公主嗔怒地瞪过来一眼后,她才赶紧换上了一本正经的表情:“可今晚上倘若真的有人盯上了贵主,这一闹李光弼显然会被人盯上,若要转调朔方,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看赤毕那样子,不定本就是正在替阿弟寻访可用的人才。既然如此,那李光弼不是还未从军吗?实在不成,用个法子激他去朔方游历,这不就行了?一个仆固怀恩,一个来稹,全都是主动送上门去的,现如今再送上门去一个,阿弟直接辟署或奏请为官,难不成宰辅还能驳他这个面子?李林甫就算再强势,对朝中百官兴许能压制,但对于一镇节帅就不能那么于了。要知道,阿弟在上书陛下的时候,慷慨激昂地愿意长守边疆,御羌狄于国门之外”

  固安公主在亮之后平安回到了玉真观,赤毕也回到了自己的居所。至于昨夜那一场突发事故,却还正在不断发酵。那本就是一场试探的戏码,武侯们把人押走后就把这些倒霉鬼一个个都放了,可谁曾想李光弼本就是严谨细致到极点的人,竟是亲自去了京兆府廨探问,得知根本没有这样一批闹事之徒被送到这里,他顿时大怒,折返回群贤坊后便向那些武侯兴师问罪,一番义正词严地摆事实讲道理后,竟是又惊动了金吾卫。

  到最后,群贤坊那些武侯可算是倒大霉了,受到申斥乃至于降职的不在少数。

  当消息辗转传到李林甫耳中时,他登时没好气地沉下了脸,但转瞬间又露出了若无其事的表情。

  “不过都是些角色,无需介怀,那李光弼不过一降胡之子,不必理他

  以李林甫如今的地位,即便李楷洛还在世,他也可以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如今一个尚未释褐的李光弼?于是,他这一句话就把这么一件事给丢到了一边,随即方才沉声吩咐道:“周子谅那的火候差不多了,这把火也该烧起来,让人看看子之心究竟是向着谁”

  就在子处置朔方三将之后不多久,幽州张守畦传来了大破契丹的捷报,而不数日之内,河西竟也传来了大破吐蕃的捷报。尽管大唐和吐蕃和议之后,河陇已经太平了好些年,可勃律始终是梗在李隆基心头的一根刺,在他看来,吐蕃不顾勃律乃是大唐属国悍然攻取,无疑不尊重他这个大唐子,因而先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麾下一员属官进京面圣时献上了破吐蕃之计,他立刻动心派了内侍前往河西。果然,一场胜仗如期而至,让他扬眉吐气。

  至于这一场仗是大唐先攻,他根本就不在乎。横竖是吐蕃先行毁约,难道还不许大唐出兵震慑?

  两场大捷也让李林甫瞅中了机会,只要各地边关大捷不断,子对杜士仪的关注度自然而然就会逐渐降低。因此,他一扫从前张九龄在任时对边将军功的抑制,无论张守畦还是崔希逸,他都对他们赞誉备至,对封赏亦是大方,一时间,李隆基自然更加认为李林甫身为宰相却虚怀若谷。不但如此,如今贵幸一时的御史大夫李适之等人,李林甫全都曲意交往,更让李隆基觉得李林甫雅量宽宏。

  就在朝中上下看似一团和气的时候,李适之却突然在子面前捅出了一件事。他直奏监察御史周子谅拜访自己时,言宰相牛仙客不称职,这下子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早在李隆基任用牛仙客之初,诸如吏出身的牛仙客不称职的论调就不绝于耳,如今牛仙客上任已经快一年了,却仍有人在背后这样指摘,李隆基自是为之大怒。他也不令旁人去审,亲自升兴庆殿,令五品以上文武全数到场,招来周子谅当面诘问。

  可怜周子谅哪曾料到自己本打算请李适之打头炮,却被人反手卖了,站在大殿上只觉得孤立无援,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哪还有平日的倜傥风流。一时间,他本能地去看最前端的方向,却发现今日张九龄因告病并未到场,他没有时间去想张九龄是真的病了,还是不想管他的事,一想到张九龄这一两年对他已经有些疏远,他为了博得旧主欢心,这才不遗余力地拉下牛仙客,打算让张九龄重回相位,他顿时悔得肠子都青了。

  因而,在李隆基再次喝问之后,打了个激灵的周子谅终于回过神来,竟是把心一横张口道:“陛下,牛仙客非宰相才,此事在推背图之中也早就有证

  推背图三字一出口,原本偶尔还有嗡嗡窃窃私语的大殿上登时鸦雀无声。一直紧皱眉头,打算适时开口句公道话的裴耀卿,也立刻闭上了嘴,眼角余光看周子谅时,却几乎如同看一个死人。

  自从隋文帝正式禁绝谶纬之后,什么图谶,什么纬书,就全都成了君王最禁忌的词。尽管世间有传言,太宗在世时,曾经令太史令李淳风推大唐国运,相士袁罡也有参与,于是留下了推背图六十卷,而后各种神异流言频出,尤其武后君临下期间更是有人惊呼应了此预言。可每一位皇帝全都不承认有这样东西存在,就连大臣们固然有珍藏推背图副本的,也全都秘而不宣。现如今周子谅竟然据此为证,想要把牛仙客拉下马,简直是疯了

TOP

0
  第八百八十四章 谏君宽仁,名士风流


  如果高力士没说那一夜的真实经过,杜士仪兴许还会仔细思量,但既然知道了,他对李隆基的心情已经有了一番猜测。

  身为坐在帝位上已经快三十年的天子,人人称颂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齐名,左一个明君又一个英主的恭维,李隆基早已飘飘然自以为千古圣君,如今却沦落到险些束手待毙的地步。恐怕在这位天子的心里,一想到自己万一中招,即便不死,到时候什么都无力自主,大权不是旁落太子,就是旁落惠妃,怎能咽得下这口气?

  而且,李瑛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决断,恐怕更让渐渐年迈的天子感到恐慌了——如果李瑛因此得到人望,日后不甘心再雌伏了怎么办?至于身在深宫的武惠妃,究竟如何,外臣更是无从得知。

  于是,面对这么一个问题,杜士仪想都不想地答道:“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

  “哦?”

  即便李隆基的眼神中,依旧透露出几分凶狠,杜士仪仍然从容不迫地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明主立太子,素来精心择选大臣加以教导,甚至言传身教,只为明主之后再有明主,纵有小过,也只是惩前毖后,未曾闻听因人陷害储君,便将错就错废黜储君的。臣所谏乃是当时,不愿陛下背上废太子之不明。至于此次,臣不知道三位皇子究竟有何等异谋,但身为皇子,若有不忠不孝可昭告天下及宗庙,废黜与否,自是唯陛下一言决之。”

  李隆基只觉得被噎得心里堵得慌。李瑛李瑶李琚若有不忠不孝,可昭告天下及宗庙,他为何还连日心神不宁?就连至今还被里三层外三层官军守着的武惠妃,他也至今没有去见过一次。他甚至连痛斥质问这位自己爱妃的兴致都没有,寿王请见也一概挡在外头。

  而看到李隆基不说话,杜士仪暗自冷笑了一声,这才再次欠身问道:“大唐自太宗皇帝以来,废太子并不少见,臣斗胆请问陛下,今三位皇子废为庶人,将安置何处?”

  这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李隆基的强烈反应。他抬起头来盯着杜士仪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你此言何意?”

  “则天皇后在世时,曾经废章怀太子后,又将其赐死;中宗皇帝时,节太子兵变被杀;而如太宗皇帝废承乾,高宗皇帝废太子忠,皆是安置别处,于朝野看来,高下立判。陛下创开元盛世,为天下明主,宽仁孝义天下皆知,臣知陛下如今之痛心疾首,正如同太宗皇帝放逐承乾一般,所以希望陛下稍加宽仁,如此也不必将来日夜心伤爱子。”

  李瑛李瑶和李琚昔日也许是李隆基的爱子,但这些年来早已宠疏爱薄,可杜士仪所言却绝非单单的讽刺。李隆基敏锐地听出其中言下之意,不禁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他废太子和鄂王光王的借口看似冠冕堂皇,可自己却知道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要将这一切都全数掩盖,那么,赐死了那三个儿子就能一劳永逸。可正如同杜士仪所说,他心心念念都想成为可媲美太宗的明君,可太宗对罪证确凿的承乾都是废而不杀,他如果杀了李瑛三人……

  日夜心伤倒是未必,可那总是梗在他心里的一根刺

  “此事朝野尽皆无声,唯有你一归来却敢直言劝谏,果然不愧是当年宋憬一眼看中的人。”李隆基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即淡淡地说道,“想来你去见过牛仙客,已经知道此次朕之心意。十六卫中挂着郎将甚至将军的闲散之人多了,北门禁军亦是号称精锐,然则多数不曾经历实战。如今边疆多事,所以朕打算从中调派一些人到边镇历练,如此大唐边军后继有人。”

  “陛下深谋远虑,无人能及。”杜士仪用无比认真的态度说出了这句话,见李隆基果然面露得色,他便笑着说道,“不但十六卫和北门禁军中人,臣闻听近来宫中千牛任满之后,还有不少尚未释褐授官,这些人也大可出为边将。军中有一句俗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了强将,方才有精兵,若此等年轻贵介有意愿的,何妨遂他们从军之愿?”

  李隆基只觉得杜士仪这话是顺着自己说的,也正好解决一下如今千牛释褐,往往在两京遍授闲职的问题,当即不假思索地点头道:“好,你两任节度,果然深有大将之风就依你此言,朕来日便让人去办。你历任各地,素来有知人善任之明,此议甚好。”

  “既然陛下嘉赏臣识人之明,那臣是否可以斗胆再提一个要求?比如说,三十岁以下军官倘若有从军之意,陛下可否任我挑选?”

  这样的大胆要求,李隆基听了却不怒反喜,当即哈哈大笑道:“朕倒可以给你这个便利。好,年轻一辈的你自己挑,若能给朕再带出几个独当一面的大将来,朕不吝公侯之赏”

  这种许诺就不必了我还怕没这个福分享受

  杜士仪腹诽了一句,但李隆基的这个承诺还是让他大为欣喜,于是,他当即奉上了几句精心预备的逢迎,等到告退时,李隆基脸上已经不如起初那样沉郁,而是露出了几分笑容,就连高力士闻声进来送他出去时,也不禁低声赞道:“君礼好本事竟能让大家为之开怀。”

  “哪里,不过是正好说对了话。”杜士仪知道高力士看似交游极广,但真正忠心的只有李隆基,于是便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李相国这病是怎么回事

  “是心病。”高力士意味深长地吐出这三个字,接下来就再也不说了。

  等到杜士仪出宫和张兴以及一应随从会合,再次回到宣阳坊私宅时,早有留守的家人得到信息迎了出来,一时四下安置不提。尽管他这次回来得匆忙,什么节度使的仪仗等等全都没顾得上,可他如今终究是开府建牙镇守一方的节度使,不过是随便吃了几口东西沐浴更衣的功夫,王昌龄就拿了十几张帖子进来:“这些人还真是消息灵通,大帅才刚回来就蜂拥而至了。”

  “都有谁?”

  王昌龄一一报了名字,大多陌生得很,而他乃是才子中的佼佼者,再看行文便笑道:“多半是文采斐然之辈,其中竟然还有萧颖士这样盛名之士。看来,李相国和牛相国当政,多用循吏,甚至连奸猾小人也能钻营至高位,却唯独不屑才子,这些人是有劲没处使,所以听说大帅回来,自然生出了别的想头。不说别的,倘若此次大帅回朝时入朝拜相,凭着大帅当年三头及第,又曾经知制诰的名声,他们岂不是有盼头了?”

  “哦,有这样的传言?”杜士仪见王昌龄点头确认真有此事,隐隐倒是猜出了李林甫告病的缘由。只不过,即便李林甫真有可能因为此事而受到牵累,即便他杜士仪真有可能入政事堂拜相,他也没那个兴致。只要当今天子依旧是李隆基,他就不愿意留在京师,宰相看似风光无限,但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万一被罢相,可就别想会有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待遇了幸好,他在李隆基面前巧妙地再次表述了自己的心志,否则挑年轻军官回朔方于什么?

  “先放着吧,然后给我高挂免战牌。连续赶了这么多天路,我实在是吃不消了,先睡一觉养精蓄锐再论其他。少伯就辛苦你了,替我写几份帖子各处送一送,然后你也不妨休息一下,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高适如今为河东节度掌书记,但王昌龄在长安还有众多友人,于是他立刻摇头道:“我只要有酒,立时精神百倍,代大帅送过帖子之后,我想去会会旧友,今夜兴许就要不归了,还请大帅给个假。”

  “那你去吧”杜士仪自己并不好杯中之物,对王昌龄这酒鬼也唯有笑骂一句,“千万别喝得太多,醉死了回来”

  这一夜,杜士仪因为疲惫欲死睡得深沉,王昌龄也找到几个好友叙旧痛饮,但晚上这彻夜大醉的一场,却是在李白赁居的小院。他和李白此前乃是神交,各自的诗赋又有些相通之处,兼且都好酒,故而王昌龄找到地头就径直去了。三杯酒后打开话匣子,得知王之涣因为妻子的病挂冠而去,孟浩然也辞归故里隐居,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太白既是觉得留在京师无以一展抱负,何妨去边镇?不说大帅必定扫席以待,就是河陇河东幽州,也必定欢迎你这名士”

  “我终究不甘心。”李白喝酒比王昌龄更凶猛,他再次痛喝了一气之后,这才眼神迷离地说道,“我有辅国之志,治政之心,若在边镇杀伐之地,我比不上运筹帷幄的谋士,决胜千里的勇将,不过是一幕佐而已。好不容易制科及第,能够见到陛下,我只希望陛下不但能嘉赏我的文采,而且能够首肯我的抱负。如果就这么抽身一走,所有雄心壮志皆成泡影。君礼虽为我知己,少伯你亦是容人雅量,可朔方文武之间,又有多少人能容我”

  王昌龄顿时为之哑然,而李白痛饮三杯之后,方才醉眼迷离地说道:“有时候想想,还不如不求功名,仗剑天下,行快意之事,也好过在两京一再蹉跎

  他突然用竹箸击杯,高声唱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四句唱罢,李白竟振衣起身,从壁上取下宝剑,拔出之后,便在那狭小的陋室之中带着醉意起舞,剑刃反射着烛火,在室内带起条条光影。而王昌龄看着那个白衣翩翩的身影,崇慕之色一闪而过,随即便惋惜地叹了一声。

  如今朝中主政者,乃是李林甫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牛仙客虽为循吏,却同样寡学术,李白何年能有出头之日?

TOP

0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伦之乐


  杜希望、崔希逸、王忠嗣,这三人从任所到长安的距离仿佛,因而差不多是同一天抵达,只是时辰略有差别,最后在政事堂竟是彼此都遇上了。杜希望崔希逸和拜相之前的牛仙客资历差不多,甚至说,在京官的资历上还要更深一些,王忠嗣虽最为年轻,一次次战功却是实打实的,故而也并不弱声势。当发现李林甫不在,只有牛仙客独掌政事堂的时候,三人都大感意外。

  王忠嗣曾经当过牛仙客的部下;崔希逸也曾经在接任之后盛赞牛仙客治政之才;所以两人对牛仙客自是态度都颇为谦恭友善。而杜希望却是个直来直去的爆炭脾气,竟是直截了当地问道:“李相国缘何不在?”

  早来一步的崔希逸替牛仙客回答了一句李相国告病,杜希望便嗤之以鼻地冷笑道:“我还以为他是寒暑不侵的铁人,原来竟也会生病。不是因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才告病不出的吧?牛相国,我等既然奉诏回来述职,还请行个方便尽快呈报陛下,如今吐蕃新遭败绩,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说到吐蕃,崔希逸登时面色一变。那一场仗根本就不是他想打的,而是宫里派去河西的内侍赵惠琮逼着他出的兵。尽管大获全胜,可河陇长达多年的太平安乐却就此告终结。而且,他还曾经和吐蕃大将约好罢战,一边放牧,一边耕种,两国百姓各得其乐,如今他却成了背信弃义的人。一向以谦谦君子自居的他,始终把这件事当成梗在心里的一根刺。可在这种场合,他只能强笑附和了杜希望的话。

  若不能尽快回去,倘若凉州有事,他难辞其咎

  王忠嗣在代州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他也不乐意在长安多呆,自然也同样如此请求了牛仙客。等到三人出了政事堂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三人虽同掌节度之事,可彼此之间都说不上什么私交。尤其是杜希望和崔希逸虽一个陇右一个河西,竟是没打过多少交道。相反,杜希望反而对王忠嗣颇为热络,言辞间对王忠嗣调任河东颇为惋惜,一再说起陇右军务战局,让崔希逸好生无趣。

  眼看众人快要到大明宫丹凤门的时候,突然有小宦官匆匆追来,行过礼后看了一眼三人,目光落在最年轻的王忠嗣身上。

  “陛下召见王将军。”

  见王忠嗣告罪一声,便跟着来的那小宦官走了,崔希逸不禁轻叹道:“到底是天子义儿。”

  “天子义儿又怎么了?王忠嗣自从初阵以来,一次次战功都是实打实的。”杜希望却没好气地应了一句,见崔希逸有些脸色不自然,他本就与其不怎么对付,当即哂然笑道,“若非王忠嗣调任河东为节度副使,我本想奏他为陇右节度副使,留在鄯州镇守。不过他年纪虽不大,独当一面却绰绰有余。朔方杜君礼别的不说,知人善任,肯为人担待却是一等一的,这一点我佩服他”

  见杜希望撂下这话便扬长而去,崔希逸被噎得胸口发闷。他知道杜希望是瞧不起自己和吐蕃大将私自约定罢兵,而后却又违约率兵攻打,可这种事他是辩无可辩,而且还受了朝廷褒奖。想到这个平生洗不掉的污点,他忍不住再次叹了一口气。

  战端一开,河陇之地也不知道要死多少将卒百姓

  此次回长安,物是人非,放眼满朝文武,杜士仪认识的纵然不少,可需要上门拜望的却没有几位了。裴宽出为河南尹,裴璀已经去世,裴耀卿身为尚书右丞相,大多数时候都不见客,这三裴之外,他熟悉的其他长者也是去世的去世,闭门不出的闭门不出。

  故而他在去见过岳父王元宝之后,便是和几个老友碰头喝了一顿酒。可李白正郁郁不得志,王维也因为赏识他的张九龄罢相贬黜而越发信佛,杜甫授了个小小的县尉已经不在京城,王缙倒是仕途亨通,可却张口闭口少见实诚话。故而杜士仪只觉得偌大的长安城颇无可亲近之辈,这一日趁早回了一趟樊川杜曲后,他回到家中便收到了一张帖子,落款是玉真和一个元字,显然是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而在这两者之后,却还绘着一方玉环。

  那小小的翠绿玉环上还结着一根红色的丝绦,画得惟妙惟肖,以至于他竟是失神了片刻。可是,既然知道玉奴不在寿王宅,而是和玉真公主固安公主在一起,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他早先听说玉真公主被天子请到宫中去住了一段时间,玉真观中空无一人,就连他的亲生女儿杜仙蕙都给带去了宫中,现如今帖子上说人已经回来,他自是不假思索赶了过去。

  尽管他如今身为朔方节度,已经不是再能和那边大大方方交接的时候,可杜仙蕙前时回来,却是以体弱多病,因此度为女冠来请求庇佑,故而他这个当父亲的急急忙忙走上这一趟,也就没那么多给人挑刺的地方了。

  当他在辅兴坊玉真观前下马时,陡然瞧见对面那座金仙观时,不禁想起了仙逝已久的金仙公主。压下这陡然升起的感伤,他便使人到玉真观前通报了一声。不消一会儿,他就只见霍清牵着一个女童的手迎了出来,可不是杜仙蕙?当看到他时,杜仙蕙一下子松开了霍清的手,欢喜万分地冲了上来,口中大声叫道:“阿爷,阿爷”

  杜士仪连忙迎上前去,弯下腰一把抱起了女儿,用胡子蹭了蹭她娇嫩的脸颊,这才笑道:“蕙娘,在长安呆的可还习惯?”

  “挺好的,就是想阿爷,阿娘,还有阿兄阿弟。”杜仙蕙被父亲这常有的动作逗得咯吱咯吱笑了几声,但随即就露出了可怜巴巴的表情,“姑姑和师尊都很好,师姊也对我很好,可是,我还是想你们。阿爷,真的不带我回去吗?

  杜士仪自己也觉得心里酸涩。可是,摩挲着女儿那光洁细滑的额头,他只能轻声说道:“蕙娘乖,灵州苦寒,风沙又大,你在那儿老是生病,自己难受,爷娘看着就更加难受了。在长安既有外祖父和舅舅,又有姑姑和师尊疼你,日后你阿娘和广元幼麟,都会回来看你的。”

  “真的?”

  杜仙蕙问了一句得到父亲点头肯定后,却还是不放心,伸出小手指,硬是要杜士仪拉钩之后,这才露出了欢欢喜喜的表情,却仍然软磨硬泡让杜士仪抱着她进去。霍清见杜士仪露出这般慈父的模样,也不禁笑容满面。等到了九曲桥前,她听到里头那琵琶声,不禁为之止步,回头一看,却只见抱着杜仙蕙的杜士仪也已经停了下来,正若有所思地听着那一曲越发纯熟如意,抑或者说,杀伐之音已经炉火纯青的楚汉。

  那一曲楚汉,是杜士仪教给玉奴最后也是最擅长的曲子,他现在听来,里头的人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阿爷,师姊这曲子好吓人。”杜仙蕙却不安地缩了缩身子,把人往杜士仪怀里钻了钻。“师姊一弹这首曲子,人就似乎变了似的,和平时不一样。”

  “没事,你师姊应该是借曲抒怀。”

  等到这一首曲子完全结束,杜士仪方才抱着杜仙蕙径直入内。小楼之中,依旧如当年那般纤尘不染,他脱了鞋子入内,就只见玉奴不敢置信地瞪着自己,最后还揉了揉眼睛。这时候,落在他身后的霍清便笑着说道:“想着给王妃一个惊喜,我刚刚听闻通报后,没说杜大帅回来的事。”

  “师傅”玉奴惊喜地叫出了这么两个字,随即起身快步上来,到近前时见杜士仪放下杜仙蕙,却是伸手搭在了她的肩膀上,她不禁想起杜士仪当年也如此抱过自己,一时俏脸微红,随即才仰头问道,“师傅此次回来,能呆多久

  “我也想多待一阵子,可看来是只能几天。听说明日张守畦回来,大约陛下就应该召见我等谈及正事了,顶多再过一天就得走。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幽州,全都是要镇,走开太久万一出事就麻烦大了。”杜士仪说到这里,见玉奴有些失望,他便笑着说道,“那帖子上的一方玉环画得实在是精巧,什么时候你多才多艺到连绘画都这么擅长了?”

  “闲着没事随便学学,能画两笔而已。”

  玉奴这才想起杜士仪还没见过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连忙让路。见他们彼此相见,固安公主还笑吟吟地打趣,她不禁觉得自己以病了为由到这里休养,真的是再好没有的选择。尽管寿王宅中她也可以自由自在,没人敢不尊重武惠妃亲自择选,又有玉真公主为师尊的她,可终究不如在这住过多年的玉真观适意,更何况这次局势纷乱繁杂。尤其是当玉真公主招手叫了她过去,一手揽着她,一手揽着杜仙蕙时,她不禁觉得一颗心安定极了。

  “宫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我无心去管,也无能为力,你也千万别掺和,在朔方好好当你的节度使,远比在长安和人斗心眼强。”

  玉真公主如此起了个头,固安公主便接着说道:“张子寿那样铁骨铮铮的人,听闻在被贬荆州长史的路上还因周子谅之事上书与其撇清,显见是捉襟见肘。阿弟,我可听说你一回来陛下就召见了你,你可没有犯老脾气吧?”

  “我在陛下面前,替被废了的那三位庶人说了句公道话,只希望能被人听得进去。”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13:30